金属材料性能
金属材料力学、工艺性能试验方法&#160。金属材料铸造成形获得优良铸件的能力称为铸造性能。金属材料性能的基础知识 +WdQ /* &#160。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工艺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 材料的性能分类。1g/cm3 =103Kg/m3。
金属材料性能Tag内容描述:<p>1、金属材料力学、工艺性能试验方法GB/T1062389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 2975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T 6396-95 复合钢板力学工艺性能试验方法HB 543189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数据表达准则HB 548891 金属材料应力一应变曲线测定方法GB/T6401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相面积含量 金相测定法GB/T 1330591 奥氏体不锈钢中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方法GB/T 522585 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 x射线衍射K值法GB/T 836087 金属点阵常数的测定方法 x射线衍射仪法GB/T 836287 金属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 x射线衍射仪法GB/* 505685 钢的临界点测定方。</p><p>2、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 金属材料铸造成形获得优良铸件的能力称为铸造性能。用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来衡量。 流动性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称为流动性。流动性好的金属易充满铸型,获得外形完整、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铸件。 收缩性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少的现象称为收缩性。收缩不仅影响尺寸,还会使铸件产生缩孔、疏松、内应力、变形和开裂。 偏析金属凝固后,铸锭或铸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现象称为偏析。偏析会使铸件各部分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差异,降低铸件的质量。 锻造性能 金属材料用锻压加工方法成形的能。</p><p>3、金属材料性能的基础知识 +WdQ /* 金属材料的性能决定着材料的适用范围及应用的合理性。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工艺性能。1Antr1 一.机械性能 Xq WNVH (一)应力的概念,物体内部单位截面积上承受的力称为应力。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应力称为工作应力,在无外力作用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称为内应力(例如组织应力、热应力、加工过程结束后留存下来的残余应力等等)。 93t2)IAX (二)机械性能,金属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承受外力(载荷)作用时,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也。</p><p>4、金属材料的性能,提问,为什么现在门窗,自行车等都 会选用铝合金,结论,材料是机器的物质基础,金属材 料的性能是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金属 材料的性能分类,使用性能,工性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铸造性,锻压性,焊接性,可加工性,一、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1,密度,单位体积金属的质量,单位,Kg/m3,g/cm3,单位换算,1g/cm3 103Kg/m3,举例,Cu=8.9g/cm3,Fe=7.8g/cm3,Al=2.7g/cm3,Mg=1.8g/cm3,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22.57g/cm3,按密度大小分类,轻金属( 4.5g/cm3),重金属( 4.5g/cm3),2,熔点,金属从固态向液态转变时的温度,单位,摄氏度(。</p><p>5、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即机械性能来进行选择的。 材料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即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在静载荷下,动载荷下,特殊状态载荷下的力学性能。,第一节 静载时材料的机械性能,静载时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力学性能指标),可用静拉伸试验测定。 试验中注意: , 及 应力、应变图(图 11)等概念。,一,静载时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一)弹性和刚度 弹性:在应力、应变图上,如加载后应力不超过 ,卸载后试样即可完全恢复原状,这种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