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16。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 化线题为必做题 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组织和性能如何变化。4. 如何确定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和实际再结晶退火温度。第9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种类很多。但由于有色金属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一、什么是材料 材料。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七章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 7.1概述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7.3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7.4珠光体转变 7.5马氏体转变 7.6贝氏体转变 7.1概述 钢的临界点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加热温度 原始组织 化学成分 扩散速度,相变驱动力 形核位置,碳扩散距离 碳,合金元素 影响碳的扩散碳化物形成元素 改变钢的临界点,从而改变过热度 本身扩散系数低,均匀化过程显著减缓。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晶粒度 7.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起始晶粒。</p><p>2、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 化线题为必做题 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组织和性能如何变化? 2. 试述中间退火的原因及其作用。 3. 试述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 4. 如何确定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和实际再结晶退火温度?已 知W、Fe、Cu的熔点分别为3399、1538和1083,试估 算其再结晶温度。 5. 何谓临界变形度?在工业生产中有何实际意义? 热 加 工 1.如何区分热加工与冷加工? 2.为什么锻件比铸件的性能好? 3.热加工会造成哪些缺陷?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概述 1.什么是热处理?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热处理原理? 3.什么是热处。</p><p>3、第9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返回总目录,教学提示:通常将金属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铁及其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另一类称有色金属,除铁、铬、锰之外的其他金属均属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种类很多,显然其产量和使用量不及黑色金属多。但由于有色金属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从而决定了有色金属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铝、镁、钛等金属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的特点,在飞机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而银、铜、铝等有色金属,导电性及导热性优良,是电气工业和仪表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再如,。</p><p>4、金属学与热处理,绪 论,什么是材料;,金属学及本课程研究的具体内容;,学习目的、必要性;,教材及参考书。,材料的分类;,一、什么是材料 材料: 是具有一定性能,可以用来制作器件、构件、工具、装置等物品的物质。 材料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之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二、材料的分类 (按化学组成分类),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由于通常把材料归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p><p>5、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金属的特性和金属键 晶体与非晶体 金属晶体结构是决定性能的内在基本因素之一 实际晶体中晶体缺陷普遍存在 对金属的许多性质 尤其是力学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 纯金属结晶过程 晶粒细化对提。</p><p>6、第1章 金属的结构与性能,返回总目录,教学提示:金属材料在性能方面所表现出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特殊性是其固有的内在因素在一定外在条件下的综合反映。化学成分,原子集合体的结构以及内部组织是决定金属材料性能的内在基本因素。一个完整的晶粒或亚晶内部,是由同类的原子或不同比例的异类原子按一定规律结合在一起的,并可用严格的几何图案来表达出来。在金属学中用“晶体结构”来概括它,简称“结构”,是指原子集合体中各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