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石曼卿文
祭石曼卿文欧阳修 沉抑三百余字卷抒一腔悼情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了解本文的抒情特色 理解作者对亡友真挚深沉的哀痛惋惜之情 2 学习本文运用反复手法 从不同角度抒发强烈感情的艺术手法 3 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寄托哀。2.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点。本文是欧阳修给好友石延年写的一篇祭文。
祭石曼卿文Tag内容描述:<p>1、祭石曼卿文欧阳修 沉抑三百余字卷抒一腔悼情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了解本文的抒情特色 理解作者对亡友真挚深沉的哀痛惋惜之情 2 学习本文运用反复手法 从不同角度抒发强烈感情的艺术手法 3 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寄托哀。</p><p>2、欧阳修 祭石曼卿文 原文和译文 原文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 具官欧阳修 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玚至于太清 以清酌庶羞之奠 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 生而为英 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 而复归于无物者 暂。</p><p>3、祭石曼卿文教案一、教学要求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感、主题。2.掌握本文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点。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欧阳修;石延年;祭文;唐宋八大家2.内容提示本文是欧阳修给好友石延年写的一篇祭文。本文略于叙事,详于抒情、议论,且议论中融注深厚的感情。祭文基本上没有追叙石曼卿的生平事迹,而主要是通过物之盛衰、人之生死、形名。</p><p>4、语文苏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祭石曼卿文)资料,2,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本文的抒情特色,理解作者对亡友真挚深沉的哀痛惋惜之情。 2、学习本文运用反复手法,从不同角度抒发强烈感情的艺术手法。 3、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寄托哀思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文章层层深入地抒发赞颂、哀痛、悼念之情的构思艺术。,3,导语 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让欧阳修对石曼卿如此情深意切。</p><p>5、语文苏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祭石曼卿文)资料,2,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本文的抒情特色,理解作者对亡友真挚深沉的哀痛惋惜之情。 2、学习本文运用反复手法,从不同角度抒发强烈感情的艺术手法。 3、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寄托哀思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文章层层深入地抒发赞颂、哀痛、悼念之情的构思艺术。,3,导语 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让欧阳修对石曼卿如此情深意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