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库

网络组织是从网络的物理结构和网络的实现两方面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和通信 线路来描述计算机网络。A、Intranet B、Ethernet C、ARPAnet D、Cernet。A、X.25 B、TCP/IP C、ICMP D、UDP。B.相邻层实体之间进行的通信是遵循同层协议规则进行的。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库Tag内容描述:<p>1、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及答案1、全双工通信是指一个通信线路上的数据有时可以进行双向通信,但不能同时双向通行。F. 错2、位于不同子网中的主机之间相互通信,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重新封装源硬件地址和目的硬件地址。T. 对3、IP地址分配中主机ID不能全为1或全为0。T. 对4、默认路由是优先被使用的路由。F. 错(最后一个被使用的)5、计算机之间相联的双绞线与计算机和交换机之间相联的双绞线是可以互换的。F. 错6、TCP建立的连接只有服务器端可以提出释放连接请求。F. 错7、虚电路无须对每个报文分组进行路由选择。T. 对8、频分多路复用,在。</p><p>2、一、选择题(每题1分)1、Internet的前身是 C 。A、Intranet B、Ethernet C、ARPAnet D、Cernet2、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A、X.25 B、TCP/IP C、ICMP D、UDP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p><p>3、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和 (通信)技术的互相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2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其中,Internet属于(广域网)。3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 (通信线路) 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 (自治计算机系统) 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4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 (资源子网)和 (通信子网)两个部分。5(ARPAnet)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p><p>4、计算机网络试题库 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C)。A各层次功能独立,互不关联B相邻层实体之间进行的通信是遵循同层协议规则进行的C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都是遵循同层协议规则进行的D分层结构中所有层次之间的通信都是逻辑通信2OSI/RM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中,低三层是(D)。A会话层、总线层、网络层B表示层、传输层、物理层C逻辑层、发送层、接收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3在数据通信中,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D)。A编码B解码C解调D调制4下列哪一个信号发送不需编码?(C)A数字数据模拟信号发。</p><p>5、第二章 习题与思考题 1 什么是网络的协议 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 约束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 Protocol 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 语法 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 语义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做出的响应 3 时序 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为什么要分层 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p><p>6、精品文档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 1 单项选择题 1 1 1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 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 2 2 在以太网中 是根据 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B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3 IEEE802 3u标准是指 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 3 4 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 CD协。</p>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库】相关DOC文档
计算机网络考试习题.doc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及答案资料.doc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库.doc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doc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库第二章.doc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第六版)(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库】相关PDF文档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库.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