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劳动技术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能够对职业劳动和非职业劳动进行正确的区分。能够对职业劳动和非职业劳动进行正确的区分。电。什么是电。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
九年级劳动技术Tag内容描述:<p>1、布方便袋的制作课 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 指导思想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强调每个学习者应通过现实的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和操作体验。在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劳技课没有理由仍停留在传统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中了,劳技课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生动活泼的。</p><p>2、电,由此进入,什么是电?,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富兰克林做了。</p><p>3、九年级上册 劳动与技术 1、 职业与人生1-1 职业概述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和了解职业,知道职业的概念,能够对职业劳动和非职业劳动进行正确的区分;2、了解职业的功能、职业的特征和职业的分类,知道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其重要性;3、形成一低昂的职业向往和憧憬,能将当前的知识血丝和技能习练与今后的就业相联系,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学重点:全面、准确地“认识职业”,树立职业平等的概念。教学难点:普遍的、基础性的职业技能与专业性职业技能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1、提问:“当。</p><p>4、正确使用指针式万用表 MF 47型指针式万用表 1 电阻刻度线最右端为0 最左端为 刻度不均匀 2 交直流电压 电流刻度线最左端为0 最右端下方标有三组数 他们的最大值分别为250 50和10 刻度均匀 3 交流10V挡专用刻度线 4。</p><p>5、初三劳动技术 第一讲用电安全常识 1 1 无论是集体或个人 需要安装电气设备和电灯等用电器具时 应由电工进行安装 在使用中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 要由电工进行修理 1 2 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 禁止私拉电网 私安电炉 用电捕鱼和捕鼠等 1 3 电灯线不要过长 灯头离地面应不小于2米 灯头应固定在一个地方 不要拉来拉去 以免损坏电线或灯头造成触电事故 1 4 电动机 吹风机 电风扇 扩音机等金属外。</p><p>6、九年级上册 劳动与技术 1、 职业与人生1-1 职业概述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和了解职业,知道职业的概念,能够对职业劳动和非职业劳动进行正确的区分;2、了解职业的功能、职业的特征和职业的分类,知道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其重要性;3、形成一低昂的职业向往和憧憬,能将当前的知识血丝和技能习练与今后的就业相联系,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学重点:全面、准确地“认识职业”,树。</p><p>7、常用电子元件介绍 电子制作技术 二 电阻器 电阻器通常称为电阻 它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或电位器 它在电路中起分压 分流和限流等作用 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元件 一 常见电阻器分类的分类和电路符号 常见电阻外形 电阻值的标识方法 2 色标法色标法是用色环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的方法 颜色规定如表3 2所示 特点是标志清晰 易于看清 色标法又分为四色环色标法和五色环色标法 普通电阻器大。</p><p>8、电 由此进入 什么是电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 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 BenjaminFranklin 1706 1790 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 存在于所有物体中 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 若少于正常份量 就被称为带负电 所谓 放电 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 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 但是正电 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此时期有关 电 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p><p>9、初三 劳动技术,第一讲 用电安全常识,1.1,无论是集体或个人,需要安装电气设备和电灯等用电 器具时,应由电工进行安装,在使用中,电气设备出现 故障时,要由电工进行修理 。,1.2,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禁止私拉电网、私安 电炉、用电捕鱼和捕鼠等。,1.3,电灯线不要过长,灯头离地面应不小于2米。灯头应 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要拉来拉去,以免损坏电线或灯头 造成触电事故。,1.4,电动机 、吹风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