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宇宙 物质 分子 原子 中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m为物体质量。kg/m3 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物质由分子组成。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Tag内容描述:<p>1、初三上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超详细)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p><p>2、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质子原子核宇宙 物质 分子 原子 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千克(kg) 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 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4)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5)把被测物体。</p><p>3、2010年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部分)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知识梳理:1.物质的结构(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3)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光年,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纳米。2.质量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测量质量通常用天平。3.密度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p><p>4、九年级物理上册 公式总结热学电学一、欧姆定律公式:I= 推导公式:U=IR R=二、电功公式:W=UIt(使用适用任何电路) 国际单位是:J 还有: kWh (度)因为U=IR 所以:W=I2Rt 因为I = 所以:W= 因为P= 所以:W=Pt 所以W = UIt = I2Rt = = Pt三、电功率公式:P =UI (使用适用任何电路) 国际单位是:W 还有:kW MW因为U=IR 所以:P=I2R 因为I = 所以:P= 所以P= = UI = I2R = 四、电热公式:Q=I2Rt(使用适用任何电路) 国际单位:J若是纯电阻电路(各种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热水器):Q= I2Rt = UIt =。</p><p>5、物理公式一、密度():Vm=Vm=mV=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 m3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3 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二、速度(v):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ts=tsv=vst=2、计算公式:。</p><p>6、九年物理知识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p><p>7、初三上册物理(人教版)知识总结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p><p>8、力和机械知识点总结一、 弹力 弹簧测力计1、 弹性:发生形变的物体,不受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弹性。2、 塑性:发生形变的物体,在不受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塑性。3、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弹力。4、 弹力产生的必要条件:(1)要发生弹性形变 (2)两物体要相互接触5、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6、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3)、使用时应轻轻拉动挂钩。</p><p>9、十三、十四章 内能、内能的利用1、 一切物质都是有分子或原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2、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 分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很难将一根铁丝拉断,也很难将其压扁)4、 内能: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 和 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p><p>10、2016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 热和能 一 分子热运动 1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 物质由分子组成 2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 液体 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扩散越快 3 分子的热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