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编号:984357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
【教学目标】。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学习目标】。1.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1.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伟大的人格。了解雨果伟大的人格。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课时目标。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Tag内容描述:<p>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重点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重点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知识链接】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p><p>2、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2.进一步体悟作者鲜明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了解雨果伟大的人格。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就是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它的遗址。历史记载了这耻辱的一页伟大的作家雨果也从遥远的国度叩问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他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p><p>3、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1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背景资料。2.整体把握文意,感悟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重点难点】把握文意,感悟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新知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箱箧( ) 惊骇( ) 晨曦( ) 劫掠( ) 瞥见( ) 赃物( ) 制裁( ) 珐琅( )( )2解释下列词语。荡然无存: 眼花缭乱:惊骇: 制裁:3了解背景。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p><p>4、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2.进一步体悟作者鲜明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了解雨果伟大的人格。【重点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自主学习】一、新知预习1.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3)现在,我证实,发生。</p><p>5、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珐琅(flng)瞥见(pi)制裁(ci)B晨曦(x) 赞誉(y) 琉璃(lili)C掠夺(l) 惊骇(h) 箱箧(qi)D恍若(hung) 给予(j) 劫掠(ji)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B(圆明园)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C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D额尔金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32017。</p><p>6、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2.进一步体悟作者鲜明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了解雨果伟大的人格。【重点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自主学习】一、新知预习1.说说对下列语句的理解,体会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3)现在,我证实,发生。</p>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相关PPT文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