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管理
救生艇。帮助船员和旅客脱离难船。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搭载一定人数并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艇。第一节 救生艇构造与性能。① 比较宽阔人员登乘无障碍。② 艇内活动方便。艇筏的作用。遇险时。817位旅客、673位船员共1490人遇难。在撞上冰山之前。a。荡桨(划桨)。以八桨为例。其余各艇员按编号的反顺序登艇。从艇首离艇时。
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管理Tag内容描述:<p>1、救生艇筏和救助艇操作及管理,救生艇,作用:在船舶应急和遇险情况下,帮助船员和旅客脱离难船,在海上进行求生活动,以保障船员和旅客的生命安全。 特点: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搭载一定人数并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脱险工具。,第一节 救生艇构造与性能,救生艇的种类 按结构形式分类: 开敞式:没有固定顶蓬装置的救生艇。 优点: 比较宽阔人员登乘无障碍; 艇内活动方便; 操作简便。 缺点:因没有支架和顶蓬, 人员受到曝晒容易中暑 ; 遇到风浪艇内进水。,救生艇构造与性能,半封闭式:在艇艏艉设有不少于。</p><p>2、绪论,艇筏的作用:,遇险时,从难船撤离; 脱离危险区,海上求生,案例:,泰坦尼克号:1912年四月十日从英国的南安普顿港出发,十四日深夜十一点四十分,以每小时二十二节(四十公里)的速度在北太平洋北纬40。46,西经50。14 撞上冰山,于15日2时20分沉没,817位旅客、673位船员共1490人遇难。 在撞上冰山之前,“泰坦尼克号”其实已经收到“加利福尼亚轮”、“卡罗尼亚号”和“美莎巴轮”的警告讯号,但是为了要创下快速横越大西洋的纪录,对这些警告都不予理会,不但未曾减速,而且继续前进。,泰坦尼克号船体长达883英尺(270米),宽92。</p><p>3、绪论,艇筏的作用:,遇险时,从难船撤离; 脱离危险区,海上求生,案例:,泰坦尼克号:1912年四月十日从英国的南安普顿港出发,十四日深夜十一点四十分,以每小时二十二节(四十公里)的速度在北太平洋北纬40。46,西经50。14 撞上冰山,于15日2时20分沉没,817位旅客、673位船员共1490人遇难。 在撞上冰山之前,“泰坦尼克号”其实已经收到“加利福尼亚轮”、“卡罗尼亚号”和“美莎巴轮”的警告讯号,但是为了要创下快速横越大西洋的纪录,对这些警告都不予理会,不但未曾减速,而且继续前进。,泰坦尼克号船体长达883英尺(270米),宽92。</p><p>4、a,1,荡桨(划桨),一、艇员座位的分配与编号 在右舷者为单数,在左舷者为双数,编号顺序由首至尾。 以八桨为例: 1、2两名是头桨手 7、8两名是尾(领)桨手 0是艇长(兼舵手),0,a,2,1、当从艇首进入,艇长(一般兼任舵手)、尾桨手先登艇,其余各艇员按编号的反顺序登艇,头桨手最后登艇。 从艇首离艇时,则按艇员编号顺序离艇,艇长及尾桨手最后离艇。,二、登、离艇次序,1,2,3,4,5,6,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