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余量标准。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19-1999。25EQY—19-199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251-500。1.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5、 钢板气割切断耗量。
机械加工余量Tag内容描述:<p>1、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19-199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2 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小于1000.3100-2500.45251-5000.50.6500-8000.60.65说明:1. 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2. 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3. 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4. 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毛坯加工余量表(二)3.2I:园棒类:(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p><p>2、一、加工余量的概念: 1.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 1)加工总余量Z0(毛坯余量) 其中:Z1与毛坯的制造精度有关(参看毛坯余量手册) 其余工序余量Zi由相关工序的加工误差确定(上工序和本工序),2)工序余量Zi相邻两工序基本尺寸之差;即上工序基本尺寸与本工序基本尺寸之差。 非对称表面,单边余量。 (图4-18a) 对称表面,双边余量。 (图b) 轴、孔的双边余量。 (图c、d),3)工序余量公差(TZ)余量的变动范围 Ta 上工序的基本尺寸公差 Tb 本工序的基本尺寸公差 图4-19 被包容件,4)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入体原则”标注 轴类(被包容件):最大尺。</p><p>3、机械加工工序间余量Q/JM601-92目录适用范围及选择原则一、 装夹及下料尺寸余量1、 装夹长度2、 切口余量3、 轴件中心孔切除余量4、 钢板剪切切断耗量5、 钢板气割切断耗量6、 各件棒料剪断剪耗量二、 轴的加工余量1、 外圆柱表面加工路线及所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 轴的折算长度3、 轴类零件采用垫轧棒料外径的选用4、 轴类零件粗加工余量5、 轴在粗车外圆后,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不经热处理)6、 轴在粗车外圆后,正火精车外圆的加工余量7、 辊筒、滚轮类零件外圆表面淬火前加工余量8、 轴的研磨余量9、 轴抛光的加工余量10、 轴磨。</p><p>4、机械加工余量标准25EQY19-199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磨削加工的加工余量。本标准适用于磨削各类材料时的加工余量。2 技术内容加工余量表(一)厚度4以上的平面磨削余量(单面)平面长度平面宽度200以下平面宽度200以上小于1000.3100-2500.45251-5000.50.6500-8000.60.65说明:1. 二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1.52. 三次平面磨削余量乘系数23. 厚度4以上者单面余量不小于0.5-0.84. 橡胶模平板单面余量不小于0.7毛坯加工余量表(二)3.2I:园棒类:(1)工件的最大外径无公差要求,光洁度在以下,例:不磨外圆的凹模带台肩的凸模、凹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