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答案[编号:827701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切削变形(增加、减少)。1.刀具后角是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切削温度(增加、减少)。1.刀具后角是指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切削变形减少)。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答案Tag内容描述:<p>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一、 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8机床型号由 与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p><p>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 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8机床型。</p><p>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8机床型号由 与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p><p>4、一、 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YG3,YT5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增加,增加 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软,紧密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Tc,Tp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p><p>5、一、名词解释1.误差复映:由于加工系统的受力变形,工件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形状反映到加工后的工件上去,造成加工后的误差2.工序: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3.基准:将用来确定加工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4.工艺系统刚度:指工艺系统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5.装配精度:一般包括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接触精度等6.刀具标注前角:基面与前刀面的夹角7.切削速度:主运动的速度8.设计基准:在设。</p><p>6、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 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8机床型号由 与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p><p>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 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8机床型号由 与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p><p>8、一、 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5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Tc, 与 Tp 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粗加工孔时,应选择(、麻花钻)刀具。8机床型号由字母, 与 数字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p><p>9、装订线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评卷人核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刀具的磨损过程包括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 磨损。2、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的 。3、正交平面参考系是由相互垂直的 、 和 三个参考平面所组成。4、铣削平面时的加工方法有 和 两种加工方式5、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其基面内测量的标注角度是 和 。得分。</p><p>10、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 、 和 四种类型。2.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 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系数精确些。3. 利用自然热电偶法可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 。4. 刀具一次刃磨之后,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称为 。5.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6.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 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7. 系统性误差可以分为 和 两种。二、单项选择题(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