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1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2010-07-01 2005-欧洲心脏学会指南 2 循证医学建议的分类 • 第Ⅰ类。1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2005-欧洲心脏学会指南 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 2 循证医学建议的分类 • 第Ⅰ类。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急性心衰的诊治。急性心衰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Tag内容描述:<p>1、1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2010-07-01 2005-欧洲心脏学会指南 2 循证医学建议的分类 第类:循证医学证据和/或大多数人同意所作的诊断/ 治疗是有益的、有帮助的且有效的; 第类:对于治疗的作用和/或功效有相反的循证医学 证据和/或分歧; a 类: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观点认为治疗有效; b 类:循证医学证据/观点很少能证实治疗有效; 第类:循证医学证据或大多数观点认为治疗无效且在 有些情况下是有害的 *ESC不推荐使用第类 3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A级:从大量随机临床试验或其后的分析中得出 的数据 B级:从一个单独的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p><p>2、2005年ESC急性心力衰竭 诊断治疗指南的解读 l甘肃省铁路中心医院 张 灏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的病因学急性心衰的病因学 l 60%70%急性心衰的病因是冠心病,特别是中老年。 l 年轻人的急性心衰多由扩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 瓣膜病或心肌炎所致。 上海市20年来心衰的变迁 急性心衰的临床背景 l 急性心衰预后极差。AMI合并严重的心衰 者12个月死亡率达到30%。急性肺水肿院内死 亡率达12%,1年死亡率达40%。 45%的因急性心衰住院病人,在12个月内 至少再次住院一次。 l 依据人口总体研究结果,死亡风险或住院 患者60d内再。</p><p>3、1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2005-欧洲心脏学会指南 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 2 循证医学建议的分类 第类:循证医学证据和/或大多数人同意所作的诊断/ 治疗是有益的、有帮助的且有效的; 第类:对于治疗的作用和/或功效有相反的循证医学 证据和/或分歧; a 类: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观点认为治疗有效; b 类:循证医学证据/观点很少能证实治疗有效; 第类:循证医学证据或大多数观点认为治疗无效且在 有些情况下是有害的 *ESC不推荐使用第类 3 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A级:从大量随机临床试验或其后的分析中得出 的数据 B级:从一个单独的随机临床试。</p><p>4、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大坪医院心内科 杨成明教授,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指由于急性发作的心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以肺水可恨、心源性休克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前可以有或无基础心脏病史,可以是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起病突然或在原有慢性心力衰竭基础上急性加重。,一、病因和临床评估,(一)基础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二)严重程度的评估 (三)肺水肿的鉴别诊断,(一)基础疾病的性质和程度,通过系统的询问病史、症状和体征,有助于了解患者基础疾病的情况。AHF可突然发作,也可以在原有心血管疾病。</p><p>5、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急性心衰的诊治,皋兰县人民医院 内二科 赵贵勇,一、急性心衰概述,急性心衰是指心衰症状和体征迅速发生或恶化。 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较少见。 急性左心衰: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以及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心原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二、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1.急性心衰的常见病因: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如广泛AMI ,重症心肌炎; (3)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2.急性心衰的诱发因素: (1)可能导致心衰迅速恶化的诱因:快。</p><p>6、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处理,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目录,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 心血管领域尚未被攻克的“堡垒”,心衰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心衰死亡率高,再住院率高,是65岁以上人群最常见住院原因,出院后前 3 个月的再入院风险高达 30%,急性心衰定义,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 是指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突然发生或骤然加重,严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伴有血浆利钠肽的显著升高; 常常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 表现 形式: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占80-85%) 新发心衰(。</p><p>7、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定义,急性心力衰竭是继发于心脏功能异常的急性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它可以与先前存在的心脏疾病同时发生或不伴有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包括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心脏节律异常,或前、后负荷失常。 急性心衰通常危及生命并需要紧急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可以表现为急性起病(先前不知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新发生的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急性心力衰竭概况,发病率增加 :人口老龄化、AMI生存改善, CHF病人数。 病因:冠心病(6070)、瓣膜病、扩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心肌炎。 预后差。</p><p>8、背景,急性心衰(AHF)是近10年来关注的热点,相继多个AHF的注册研究问世,包括美国的ADHERE,OPTIMIZE-HF研究的结果,欧洲公布的EUROHF-I、 EUROHF-II研究,并在2005年推出ESC的AHF治疗指南。2008年来在美国和欧洲的心虚管、急诊医学和ICU的专家龚拓推荐了一个急性AHF早期处理的实践指南。,病因,先前存在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如心肌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大范围缺血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缺血性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合并症 右室梗死,病因,高血压危象 急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房扑或房颤,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 。</p><p>9、急性左心衰的诊断与治疗,定 义,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急性新发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临床分类,一、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室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慢性左心衰急性失代偿、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急性重症心肌炎、围生期心肌病和严重心律失常。,临床分类,二、急性右心衰竭 右心室心肌收。</p><p>10、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定义,急性心力衰竭(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则较少见。,定义,急性左心衰竭 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定义,急性右心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心衰可以突然起病或在原有慢性心衰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