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途径和剂量
以及几种给药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3掌握不同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二。
给药途径和剂量Tag内容描述:<p>1、实验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编号、捉拿与固定,以及几种给药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不同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 小白鼠:用手轻轻提起鼠尾,置于鼠笼上,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项背部皮毛,然后将鼠置于左手中,用无名指及小指夹住鼠尾。 大白鼠:右手轻。</p><p>2、精品文档 实验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2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编号 捉拿与固定 以及几种给药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不同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 1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 小白鼠 用手轻轻提起鼠尾 置于鼠笼上 在其向前爬行时 用左手的拇指 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项背部皮毛 然后将鼠置于左手中 用无名指及小指夹住鼠尾 大白鼠。</p><p>3、一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 1 观察不同剂量尼可刹米对小鼠的影响 2 加深对药物量效关系的理解 原理 尼可刹米为中枢兴奋药 尼可刹米对中枢有兴奋作用 药物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血药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通过给予。</p><p>4、功能实验学、功能综合实验(1)药典、剂型和处方、药典、制剂、处方、药典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典新修本草(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国性药典。根据中国药典,1963年版,收容内容分为两部分。“部”主要是中药,“二部”是合成药品和抗生素等。1985年版发行后,决定每五年修订一次中国药典。我国现行药典于2010年修订,药物剂型、剂型是根据药典或处方配制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常用剂型,根据形态可以分为液体剂。</p><p>5、药物的剂量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 不同剂型对其毒性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蟾蜍3只 2 药品 戊巴比妥钠1 戊巴比妥钠0 3 戊巴比妥钠1 阿拉伯胶溶液 3 器材 注射器1副 7号针头1枚 烧杯1只 实。</p><p>6、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 1 全身给药 持续静脉注射给药 一般先给负荷量,迅速达到镇痛效应后,以维持量维持镇痛作用 由于术后不同状态疼痛阈值变化,药物恒量输注的半衰期不等,更主张使用病人自控方法,达到持续镇痛和迅速制止爆发痛 适用于门诊手术和短小手术 药物血浆浓度峰谷比大,易出现镇痛盲区,需按时给药 静脉炎、皮下渗漏为常见并发症 常用药物有NSAIDs(酮洛酸、氯诺昔康、氟比洛芬酯。</p><p>7、三、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 (一)、给药途径 (二)、用药时间 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镇 静 催 眠 麻 醉 死亡 (一)给药途径 1、 po 口服 2、注射 sc 皮下注射 im 肌肉注射 iv 静脉注射 3、舌下给药 4、吸入给药 5、直肠给药 6、局部给药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 昼夜节律: n 分泌高峰: 8 : 00-10:00 昼夜血浆浓度差: 4 倍 垂体 肾上腺皮质 ( - ) ( + ) ACTH 糖皮质激素 时间治疗法时间治疗法 硝苯地平 对纠正6时12时的心肌缺血作用强 对纠正21时24时的心肌缺血作用弱 阿司匹林 隔日服用对6时9时的心梗发作有明显 疗效;对其他时段的作用弱。</p><p>8、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 1 全身给药 持续静脉注射给药 一般先给负荷量 迅速达到镇痛效应后 以维持量维持镇痛作用 由于术后不同状态疼痛阈值变化 药物恒量输注的半衰期不等 更主张使用病人自控方法 达到持续镇痛和迅速制。</p><p>9、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一、皮下注射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将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皮下注射部位一般狗、猫多在大腿外侧,豚鼠在后大腿的内侧或小腹部;大白鼠可在侧下腹部。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蛙可在脊背部淋巴腔注射。二、皮内注射皮内注射时需将注射的局部脱去被毛,消毒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皮肤并使之绷紧,在两指之间,用结核菌素注射器连4(1/2)细针头,紧贴皮肤表层刺入皮内,然后再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药液,此时可见皮肤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三、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应选肌肉发达,无。</p><p>10、药物的基本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对象四、实验器材与药品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六、实验注意事项七、分析与思考,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实验目的药物作用兴奋与抑制作用范围局部与吸收特异性、选择性、双重性,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 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等。,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二、实验原理,为一局部麻醉药,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使传导阻滞,由此产生局部麻醉作用。但吸收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