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教案
第2课 抗美援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知道黄继光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 3次战役示意图 知道志愿军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抗美援朝教案Tag内容描述:<p>1、抗美援朝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传递-接受”教学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应用检查评。</p><p>2、第2课 抗美援朝 教材分析 关于朝鲜战争的性质 教材中一开始这样叙述 1950年6月 朝鲜内战爆发 我们认为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 战争的性质是内战 三八线究其由来 是美 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人为在地图上划。</p><p>3、第2课 抗美援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知道黄继光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 3次战役示意图 知道志愿军入。</p><p>4、第2课抗美援朝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本课的学习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知道黄继光 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 通过阅读 抗美援朝战争示意图 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 三次战。</p><p>5、第2课 抗美援朝 授课内容 课题 第2课 抗美援朝 教学重点 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 目的 战役 人物 结果 教学难点 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 过程 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 意义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研讨 一 导入新课 1分。</p><p>6、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课 题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材分析初一的很多学生都看过有关元朝的电视剧,对元朝历史有所了解,但是知之不详。因此,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合作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运用声、图、文等多种形式,通过课堂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得到启示。教学目标 1、 学生结合视频自读教材,归纳总结蒙古族的兴起。</p><p>7、第 2 课抗 美 援 朝【目标解读】【课程标准】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观看相关视频,研读图片、文献等多种材料,让学生了解获取历史信息。</p><p>8、抗美援朝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p><p>9、第2课抗美援朝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观看相关视频,研读图片、文献等多种材料,让学生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多种渠道,增强提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分析材料、认识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