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而制造的一连串事件的总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第八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坚持。第八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坚持 主讲。1、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Tag内容描述:<p>1、高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教学设计目标概览 1、华北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含义: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而制造的一连串事件的总称。 主要事件:“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 影响:华北危机日益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抓住主要矛盾,站到时代的前列,进行政策调整的? 1935.8“八一宣言” 1936.12 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p><p>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1. 必要性:日本侵华的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日本侵华的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大陆政策呈现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1929年经济危机加快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伐,英美等国的自顾不暇为日本侵略提供了客观环境,中国内战给予日本可趁之机,日本侵华的概况,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华北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华的影响,中国:中日之间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使 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团结起来,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必。</p><p>3、第八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坚持,主讲:徐成发,第八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坚持 主讲:徐成发,学习要求,1、了解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2、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大致经过。,3、了解瓦窑堡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4、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其和平解决的意义。,5、了解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危害。,6、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情况。,第八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坚持 主讲:徐成发,中共是全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1937年9月,在中国国内阶级矛盾逐渐变化和。</p><p>4、第1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与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等主要史实。通过华北事变及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事实,明确由于日本得寸进尺加紧侵华步伐,使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运用矛。</p><p>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受侵略、欺凌、压迫到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抗日战争坚持8年之久,形成了正面抗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战争相结合的蔚为壮观的全民抗战,终于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经过浴血奋战,不断积蓄和壮大力量,逐步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日本投降后,在国民党发动内战,。</p><p>6、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式下进行和取得最后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性地提出和制定了一整套理论、政策和策略,在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是建立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提和基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