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编号:8364969]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 A.外在的否定 B.完全彻底的否定。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二元论 D.经验主义。 A.改造了的物质就是意识 B.意识是人脑中的特有物质。A.不可行。B.不可行。C.可行。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Tag内容描述:<p>1、2014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A.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B.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C.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D.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关系2.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最初在村庄周。</p><p>2、考研政治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辩证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A.外在的否定B.完全彻底的否定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2.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涵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体的思想活动C.实践是主体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D.认识的。</p><p>3、考研政治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C.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D.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2.“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这里所说的“概念的辩证法”是指A.主。</p><p>4、考研政治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否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二元论D.经验主义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3.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A.质和量的相互转化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D.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4.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是。</p><p>5、考研政治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它是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相脱离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2.易传说:“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是A.相对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二元论的观点3.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一观点。</p><p>6、考研政治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改造了的物质就是意识B.意识是人脑中的特有物质C.意识来源于人脑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有一首诗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B.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达到质变D.事物的发展需要矛盾3.。</p><p>7、考研政治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2.哲学的党性是指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D.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p><p>8、经典考研政治模拟题目与答案二单选题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单选题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D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简答题3、怎样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单选题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p><p>9、考研政治模拟题目与答案单选题1、近年来,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到北京“治堵新政”、“停车费新政”以及卫生部征集是否在面粉中取消使用增白剂等,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进步,这里所体现的执政理念是A理性执政B科学执政C民主执政D依法执政答案: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