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一)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课程与教学目标Tag内容描述:<p>1、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一)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教育的总体方向,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2、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二) 课程与教学目标 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三)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决。</p><p>2、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一)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教育的总体方向,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2、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二) 课程与教学目标 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三)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决。</p><p>3、课程与教学目标基本取向,为什么要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教育宗旨)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因此,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尽管教育史上不乏对“价值中立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追求,但这种追求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 所以明确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就能增强反省意识,提高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自觉性、自主性。,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 ,04 表现性目标取向,01 普遍性目标取向,02 行为目标取向,03 生成性目标取向, *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04 。</p><p>4、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目标,第一节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概念(一)产生:1918年;博比特课程论;首次提出;(theobjectivesofthecurriculum);实际生活中各种事务要求儿童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二)一般理解课程目标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相关概念,教育目的:总目标、总要求;普遍、总体、长期、终极教育目标:学校和。</p><p>5、第三讲,课程与教学目标,本章学习关注的主要问题:,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涵 2、与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几个概念的厘清(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 4、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依据 5、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形式取向 6、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 7、教学目标的基本表述形式 8、我国国家课程标准中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类 9、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加涅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