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穴位中。二为小儿推拿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穴位。(1)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不仅有如孔穴点状的特点。(1)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不仅有如孔穴点状的特点。(2)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大多。小儿推拿基础班。小儿推拿常用穴部。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具有以下特点。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
课件小儿推拿穴位Tag内容描述:<p>1、2019/3/10,推拿学科,1,小儿推拿,王建珠,2019/3/10,推拿学科,2,常用穴位 概述:小儿推拿穴位中,一为经络学说中的十四经穴和奇穴,二为小儿推拿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穴位。小儿特定穴位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2019/3/10,推拿学科,3,(1)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不仅有如孔穴点状的特点,还有线状(如三关,六腑)和面状(如腹,五指节)等。 (2)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大多数分布在头面和四肢(双手居多),方便了取穴和手法操作的治疗。 (3)小儿特定穴位不象十四经穴那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2019/3/10,推拿学科,4,头面部穴位,2019/3/10,推拿学科,。</p><p>2、小儿推拿基础班,1,小儿推拿基础班,一、阳掌穴位(手掌面穴位) 二、阴掌面穴位(掌背穴位),2,小儿推拿基础班,一、阳掌穴位(手掌面穴位):28个 1、大肠穴 2、胃穴 3、心穴 4、肺穴 5、肝穴 6、胆穴 7、脾穴 8、内劳宫,3,小儿推拿基础班,9、利小便穴 10、扳门 1 1、五经穴 12、八卦 13、大四横纹 14、小天心 15、分阴阳 16、合阴阳 17、肾穴,4,小儿推拿基础班,18、小横纹 19、膻中穴 20、天门入虎口 21、虎口入天门 22、三焦穴 23、运水入土 24、运土入水 25、后溪穴 26、六腑,5,小儿推拿基础班,27、天河水 28、三关,6,小儿推拿基础班,一。</p><p>3、小儿推拿常用穴部,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其穴位表面形态不仅具有点状;还有线(带)状,以及面状。 第二:其多数分布于双手,其次为头面,胸背及下肢较少。 第三:有关特定穴的内容比较朴素,尚没有象十四经那样成为一个理论系统。 小儿推拿穴部与手法、功效往往结合为一体,形成相对固定形式。,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30个。 刘氏小儿推拿重视五经配伍推治,强调开门关门,并推出推胸法、推腹法、推背法等。,第一节 头面部,第一节 头面部,1、天门 【位。</p><p>4、小儿推拿学,常用穴位,常用穴位 概述:小儿推拿穴位中,一为经络学说中的十四经穴和奇穴,二为小儿推拿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穴位。小儿特定穴位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不仅有如孔穴点状的特点,还有线状(如三关,六腑)和面状(如腹,五指节)等。 (2)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大多数分布在头面和四肢(双手居多),方便了取穴和手法操作的治疗。 (3)小儿特定穴位不象十四经穴那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头面部穴位,1、攒竹:(天门)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叫开天门。</p><p>5、小儿推拿穴位及操作,头面部穴位,头面四大手法,疏风解表,调节阴阳,清利鼻目。 第四个手法:镇静安神,定惊?,囟门四法,囟门的常识 摩、揉、推、振,印堂、山根,位置区别 作用区别 望诊?,睛明、承泣、四白,眼睛的疾病:近视,迎香、鼻通,通鼻窍,颊车、承浆、廉泉、人中,口舌疾病,颈项部穴位,风池、风府、哑门: 祛风、醒脑、开窍,天柱骨,清降肺胃,桥弓、肩井,桥弓:平肝潜阳、提神醒脑(降法代表) 肩井发汗解表、升提气机(总收发),其他常用头面穴位,百会、听宫、翳风,下肢部穴位,1.箕门 定位:大腿内侧,髌骨上缘至腹股沟成一条直线。 。</p><p>6、指尖到指根推是补大肠,指根到指尖是清,四横纹:用拇指掐揉,退热除寒,散郁结,脾经:用拇指旋推,健脾补气血,推三关:发汗解表 清天河水:退热,宁心安眠 退六腑:清热、凉血、解表 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小天心(大小鱼际凹陷处):捣小天心,拇指掐,镇静安神,板门:中指指尖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内劳宫:揉,清热除寒,清肝经:除湿热,倒积滞 清肺经: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内八卦: 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逆运治热,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