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与社会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
科技文化与社会Tag内容描述:<p>1、第十五单元青岛真题演练 考点一 国防建设命题角度海军、战略导弹部队1(2016青岛中考节选)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深深感到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面材料:材料四近年来,(我国)海军官兵在海上维权、战备巡逻、练兵备战等军事实践中,敢于斗争、实战练兵,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60多年来,海军官兵始终牢记建设强大海军的神圣使命,从白手起家到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兵五大兵种齐全,从空潜快到航母、新型核潜艇形成作战能力,从沿岸近。</p><p>2、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1)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3)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5)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p><p>3、第二部分 教材研析篇,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专题二十一 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两弹一星五年1考 RJ: 八下P9092,籼型杂交水稻五年未考 RJ: 八下P92,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五年未考 RJ: 八下P9496,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高等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五年未考 RJ: 八下P98100,【关联速查】 孔子创办私学(P15)、汉武帝设立太学(P18)、科举制(P24)、八股文(P30)、京师同文馆(P46)、京师大学堂(P47)、九年义务教育(P84)、高等教育的发展(P84)、“科教兴国”战略(P84),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成就五年未考 RJ: 八下P102105,社会生活五年未考 RJ: 。</p><p>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枣庄真题演练考点一 祖国统一命题角度“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九二共识”1(2016枣庄中考节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中新网2015年11月7日电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于当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握手,之后习近平、马英九先后致辞(节选):“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p><p>5、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知识点 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2)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3)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5)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________、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p><p>6、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总结提升要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间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8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要点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方面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数。</p><p>7、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1日常生活的变化1衣: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____________起来。________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2食: 改革开放前,人们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___”,讲究____________、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p><p>8、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潍坊真题演练考点一 祖国统一命题角度“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九二共识”1(2018潍坊中考)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C“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考点二 外交成就命题角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中国重返联合国2(2018潍坊中考)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于2001年、2014年两次成功。</p><p>9、互动训练A科技文化成就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共100分)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标志我国拥有核武器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A为新的世界大战做准备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D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3.下。</p><p>10、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研读图片、文献、视频等多种类型材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奉献、开拓创。</p><p>11、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知识点 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2)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3)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5)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________、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p><p>12、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探究点一 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意义及研制成功的原因,要点探究 解决问题,材料一 1964年10月16日14时40分,随着主操作员韩云梯有力地按下最后一个按钮,在一段短暂的寂静之后,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隆隆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材料二 这颗卫星重173千克,比苏、美、法、日四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还要重。这颗卫星发射上天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绕。</p><p>13、第十五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 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命题点 中美关系的发展,下图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中美关系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 B C D,题组一 国防建设与科技成就 史料一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下,我 军领导管理和作战指挥体制改革成效日益彰显。陆军领导 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相继成立,军委机关由4个总 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7大军区调整划设为5大战区,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机关完成整。</p><p>1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8广东河源正德中学月考)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首次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