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古诗词
2017年初中课内外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课内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八年级上期课内外古诗词考点考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背诵资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2.《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2.《次北固山下》中抒写出流年似水。
课内外古诗词Tag内容描述:<p>1、2017年初中课内外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课内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p><p>2、20122013中考课内古诗词复习资料七上第十五课古代诗歌五首1、 观沧海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两句交代观海地点,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此六句描写海水和山岛实景,动静相映。“水何澹澹”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洪波涌起”体现出大海惊人的力量与宏伟气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写。</p><p>3、八年级上期课内外古诗词考点考题及答案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写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p><p>4、初中课内外古诗词归类集锦(一)诗中雄心壮志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之一)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二)诗中哲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江山代有才人。</p><p>5、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背诵资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钱塘湖春行(。</p><p>6、七至九年级课内古诗文默写填空一.七年级(上)古诗文(课内的)填空:1.观沧海曹操伟大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次北固山下中抒写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西江月中描绘夏夜美景的诗句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达出对丰收充满喜悦之情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钱塘江春行中通过侯鸟描写春景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春花。</p><p>7、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1)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p><p>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p><p>9、目录 第二部分 课内古诗词集锦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七年级 上册,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p><p>10、(三)朝三暮四【选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注释】狙音居(j),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损损失,减少的意思。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口粮。充充实,这里是满足的意思。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 匮音(ku),缺乏,不够的意思。驯音(xn),驯服,顺从的意思。 诳音(kung),欺骗,瞒哄的意。</p><p>11、语 文,第四篇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古诗词鉴赏,考题跟踪训练,(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解析:登幽州台歌与晚次乐乡县写法不同:前者直抒胸臆;后者是借物抒情,间接抒情。 答案:D,浙江名师预测,Thanks。</p><p>12、观沧海 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p><p>13、1 1 朝露待日晞 朝露待日晞 2 2 常恐秋节至 常恐秋节至 3 3 东皋薄暮望 东皋薄暮望 4 4 相顾无相识 相顾无相识 5 5 铁马冰河入梦来 铁马冰河入梦来 6 6 晴川历历汉 晴川历历汉 阳树 阳树 7 7 波撼岳阳城 波撼岳阳城 8 8 我言 我言 秋日胜春朝 秋日胜春朝 9 9 好峰随处改 好峰随处改 1010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间沙路净无泥 1111 谁道人生无再少 谁道人生无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