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课外文言文必读

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文章主旨】。包拯字希仁。宝元二年进士。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刘向按照国别体编订了《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著名的寓言有。江乙的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又字开甫。

课外文言文必读Tag内容描述:<p>1、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后出师表被认为是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写于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文章主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文言原文】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p><p>2、39 包拯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包拯(999年1062年),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文章主旨】本文写出了一个“包青天”的形象。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官清廉、为民作主。也表现了老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文言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p><p>3、34 训俭示康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文章主旨】这是一篇训诫文,是谈节俭的好处,奢侈的坏处,用种种实例教育儿子要务行节俭,力戒奢侈。一个人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文言原文】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p><p>4、38 寇准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少年聪明好学,对春秋三传,读得烂熟,理解得很透彻。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文章主旨】本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的寇准形象。【文言原文】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p><p>5、8 江乙对荆宣王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体编订了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ih)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文章主旨】江乙的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p><p>6、60 归钺早丧母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归有光(1506年1571年)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明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诗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是为“唐宋派”。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一个依恋家庭,孝敬后母归钺的形象。【文言原文】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钺,父大怒逐之。。</p>
【课外文言文必读】相关DOC文档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5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ocx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39包拯.docx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34训俭示康.docx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38寇准.docx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8江乙对荆宣王.docx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60归钺早丧母.doc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