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文
主题06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必修(Ⅲ ) 专题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与文化方面。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四单元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1、古埃及太阳历和儒略历、公历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儒略历继承太阳历。公历在儒略历的 基础上修订置闰法则。
科学技术与文Tag内容描述:<p>1、主题0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 (17无锡)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B)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2. (17兰州)为了纪念祖冲之,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是(C)A. 发明了造纸术 B. 研制“麻沸散”C. 精准计算圆周率 D. 写成水经注3. (17资阳)他,生活在东汉末年,。</p><p>2、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必修( ) 专题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专题概析,总体认识,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与文化方面,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走在世界前列,有过惊人的辉煌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只是到了明代中后期,特别是清代中后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外交流,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使中国落后了。,本专题讲述的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物质层面的,那么文学艺术则是精神层面的。两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总体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受儒家思。</p><p>3、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古代中国有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天 文 学: 天象观测方面,关于对日食、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对彗星背向太阳运动规律的发现,对太阳黑子的记录,均领先世界。 天文著作方面,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天体测量方面,a.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b.唐代僧一行等创制黄道游仪,用它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他还主持实测了子。</p><p>4、第四单元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科学技术,一、古埃及太阳历,、来历,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根植于生活实际的总结,依赖于各种知识的综合,、演变,思考: 1、古埃及太阳历和儒略历、公历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 2、公历有何长处?,太阳历,公历,儒略历,儒略历继承太阳历,公历在儒略历的 基础上修订置闰法则。,(高精准度),古埃及太阳历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与之有直接的渊源关系。,3.地位,太初历:西汉时期的太初历就是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 大衍历:唐朝时僧一行编撰 授时历:元朝郭守。</p><p>5、单元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考点14了解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华佗。,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