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第四节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2 精品教案 科粤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4P+5O22P2O5实验装置。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实验原理: 4P + 5O2 2P2O5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检验装置气密性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3.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实验说明1.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2.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p><p>2、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第一课时),1,复习提问:,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原子的结构,2,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氧气:,氧原子,氧分子,氧气,水:,氧原子和氢原子,水分子,水,二氧化碳:,氧原子和碳原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氧化汞:,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化汞分子,氧化汞,3,家里用的食盐都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的是什么?广告宣传中经常听到的“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补铁补锌等等。,请仔细看看P86 图3-19这个款泉水平的标签。标签中列出若干矿物元素的含量,作为该饮用水的理化指标。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元素吗?,4,。</p><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实验部分一、常用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 试管 量筒 胶头滴管 水槽1、仪器分类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间接加热的仪器(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 2、玻璃棒 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3、分液漏斗 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长颈。</p><p>4、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 洁净的燃料氢气1 精品教案 科粤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氢气1 精品教案 科粤版教学目标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5.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6.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7.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燃烧反应的热值。教学难点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教具准备氢气发生装置一套。</p><p>5、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第四节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2 精品教案 科粤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p><p>6、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4P + 5O2 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 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p><p>7、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规则 仪 器 用 途 使用规则 试管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加热或常温时使用 加热时外壁不能有水(防止炸裂);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p><p>8、第二章 空气 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4P 5O2 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 检验装置气密性 2 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 并作记号 3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立即伸入瓶中 并把塞子。</p><p>9、第5章 燃料 一 氢气 1 物理性质 密度最小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 排水法 无色无味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 用氢气吹肥皂泡 若肥皂泡上升 则密度比空气小 2 化学性质 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 2H2 O2 2H2O 现象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3 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Zn H2SO4。</p><p>10、1.3 物质的变化,温故知新,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试管和烧杯的用途是什么? 3.为什么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后,发现试管炸裂 了,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观察活动,喷雾写字 实验方法: 用装有某种溶液的喷雾器向一张白纸上喷 雾,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白纸上出现四个红色大字“化学变化” 实验思考:从喷雾写字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问,首先要学会提问。</p><p>11、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实验原理:4P+5O22P2O5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检验装置气密性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3.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p><p>12、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4P + 5O2 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 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p><p>13、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 4P + 5O2 2P2O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验装置气密性 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p><p>14、单元测试卷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00分时间:90分钟 满分: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小题,每小题2分,共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淘汰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 B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 C降低单位能源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