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废气监测
3.7 大气污染源监测 &#216。3.7 大气污染源监测 大气污染源类型。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v本章内容。《空气和废废气监测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一、大气、空气和空。1)了解大气降水的监测的目的。大气降水监测的目的。第七章 噪声监测。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空气与废气监测Tag内容描述:<p>1、3.7 大气污染源监测 大气污染源通常是指向大气排放足以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的有毒或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 3.7 大气污染源监测 大气污染源类型: 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 一、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 (一)监测目的和要求 l监测目的:(监督性、研究性) a.检查污染源排放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的要 求; b.评价净化装置性能和运行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为 大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 l要求: a.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 b.对因生产过程而引起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据其 变化的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监测 l监测内。</p><p>2、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v本章内容: 3.1 空气污污染基本知识识 3.2 空气污污染监测监测方案的制定 3.3 空气样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样器 3.4 气态态和蒸气态污态污染物质质的测测定 3.5 颗颗粒物的测测定 3.6 降水的测测定 3.7 污污染源的测测定 3.8 标标准气体的配置(自学) v参考书书:空气和废废气监测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3.1 空气和废气基本知识 一、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 1、什么是大气: 大气系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 ,其厚度达约1400km。 2、什么是空气: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 内的气体层(对流层),称为空气层。 空气的范。</p><p>3、第七节 降水监测,本节内容: 1)了解大气降水的监测的目的; 2)了解布设采样点的原则,样品的采集,水样的保存,降水中的主要组分:PH值,电导率,硫酸根,硝酸根,氯离子,铵离子,钾、钠、钙、镁等离子的测定方法、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大气降水监测的目的,了解在降雨(雪)过程中从大气中沉降到地球表面的沉降物的主要组成性质及有关组分的含量。 为分析大气污染状况和提出控制污染途径、方法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特别是酸雨对土壤、森林和湖泊等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及对器物、材料的腐蚀作用。,大气降水监测,一、采样点的布设 。</p><p>4、第七章 噪声监测,内容提要: 噪声单位 噪声叠加和相减 噪声物理量与主观感觉 噪声评价方法 噪声监测:城市环境、交通、企业噪声,7.1 噪声单位,1、噪声: 声音的本质是波动。所谓噪声是指人们不愿意听到的声音,也是声波对耳膜的压力加上人的主观意识。 声音大小,反映的是声压的大小,声音从刚听到-听不到(超声),其声压值的变化范围为2*10-5 20Pa。 由此看出,声压大小变化有六个数量级,如果用声压单位Pa来表示声压值的变化极不方便。因此,采用对数方式来表示声压大小即“分贝”。,7.1 噪声单位,2、分贝的概念: 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比。</p><p>5、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第六节 降水监测,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第八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第一节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一、大气、空气和空气污染,对人类有影响的:距地面10km,地球半径,大气厚度,氮78.06% 氧20.95% 氩0.93% 其他气体0.1%,有害物质: 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二、空气污染的危害,图片来源:国家地理杂志,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途径:呼吸道吸入;随食。</p><p>6、3.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崔兆杰 2004. 6,3.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目前我国空气和废气的监测分析方法大约有80个项目150多个方法 分类: 无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颗粒物 降水 方法: 仪器分析为主,3.1 无机污染物监测分析技术,监测项日: 一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x) 氨(NH3) 氰化氢(HCN) 氟化物 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氯化氢、硫酸雾 光化学氧化剂和臭氧,3.1.1 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的项目,NOx:用对氨基苯磺酸冰乙酸盐酸案乙二胺混合水溶液作为吸收液,采样吸收后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氨:用0.01mol/L。</p><p>7、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 大气污染基本常识 一、大气、空气和大气污染 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km。 空气是指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近地面约10km的气体。 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又称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生活、工作和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