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控制网的建立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与方案 ——水准路线的设计、选点和埋石 ——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 ——国家精密水准网的布设 ——工程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三角高程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施工控制网的建立。2.控制网精度确定的一般方法 &#167。3.施工控制网的设计 &#167。

控制网的建立Tag内容描述:<p>1、第五章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与三角高程测量,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与方案 水准路线的设计、选点和埋石 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 国家精密水准网的布设 工程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三角高程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一、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影响 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 i角)的误差 2、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影响 3、两水准标尺零点差的影响 4、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 5、仪器垂直位移的影响 当仪器的脚架随时间而逐渐下沉时的影响。 用后-前-前-后观测程序、作业熟练、硬路面观测误差小。 6、水准标尺(尺台。</p><p>2、第五章 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大地测量仪器及精密角度测量 导线测量成果预处理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精密水准仪精及密水准测量 重力测量(天文测量简介) 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1、垂线偏差改正 垂线偏差对水平方向的影响 2、标高差改正 由照准点高度而引起的改正 3、截面差改正 将法截弧方向化为大地线 方向应加的改正 上一讲应掌握的内容 4、空间边长(电磁波测距)归算至椭球面的改正 为了保证S的计算精度不低于10-6级,当D10km时,高差h=( H2-H1)的精度必须达0. 1m;当D10km时,。</p><p>3、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内容提要,1.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2.控制网精度确定的一般方法 3.施工控制网的设计 4.典型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主要内容: 工程建筑物的放样程序及其要求,施工控制网的特点及其布设方法,施工控制网精度确定的方法,施工控制网机助优化设计,桥梁施工三角网的建立及其必要精度的确定,水利枢纽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及其精度的确定,工业企业厂区与厂房控制网的布设特点与建网方法。,1.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测量控制网由位于地面的一系列控制点构成,控制点的空间位置是通过已知点的坐标以及控制点之间的边长、方向或。</p><p>4、第六章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2,6.1 我国的高程系统,6.1.1 水准面的定义和性质,重力的方向和大小由重力位唯一确定,它可表示成重力位的梯度。,当S方向取铅垂线法向时:,显然,由于水准面上各点的重力不同,所以水准面是不平行的,即:两个等位面的间距是不同的。,3,6.1.1 水准面的定义和性质,水准面曲率半径与重力位的关系:,表示:水准面的形状由重力位唯一确定。,4,6.1.2 水准测量高差的多值性,不同水准路线得到不同的高差。,5,6.1.3 高程系统,位差唯一:,1、正高程系统,则:A点的正高为:,式中: 为大地水准面上A点到A点的平均重力。,6,6.1。</p><p>5、大地控制网的建立(二) 地球重力场简介 (一),大地测量学基础(FOUNDATION OF GEODESY),上次课内容回顾:,天球坐标系,地平坐标系 时角坐标系 赤道坐标系,上次课内容回顾:,天文坐标系,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 天文方位角,上次课内容回顾:,地面附近重力的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978伽983伽),变化范围5000毫伽,变化幅度约千分之五,地球平均重力约980伽,单位质点所受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单位:伽Gal(cms-2),什么是重力?它的单位是什么?,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Foundation of Geodetic Control Network,一、三维控制网的建立 Found。</p><p>6、与 建 材装 饰2014 年 7 月 浅析 GPS 控制网的建立与质量控制 胡新权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902 地质大队江西 新余338000)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给城市规划工作提出。</p>
【控制网的建立】相关PPT文档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与三角高程测量.ppt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建立.ppt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ppt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PPT课件.ppt
大地控制网的建立1地球重力场.ppt
【控制网的建立】相关PDF文档
对施工控制网建立的剖析.pdf
浅析GPS控制网的建立与质量控制.pdf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