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的结构
第4章 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组成特点 4.5 故障的处理方式和表现 4.4 备用方式 4.3 多处理机结构 4.1 对控制部件的要求 4.2 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 4.6 处理机间通信方式 1 4.1 对控制部件的要求 一般对控制设备有如下要求。v 灵活性和适用性 适应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服务要求。
控制系统的结构Tag内容描述:<p>1、第4章 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 组成特点 4.1 对控制部件的要求 1)呼叫处理能力 通常用BHCA(Maximum Number of Busy Hour Call Attrmpts)最大忙时试呼次数来表示。 2)可靠性 要求交换机控制设备的故障率尽可能低,故障维 修时间尽可能短。 3)灵活性和适用性 要求控制系统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能跟上技术发 展的步伐,能适应新的服务要求和技术发展。 4)经济性 1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是处理机。处理机的数量和分工有 各种配置方式,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2种基本的配置方式:集 中控制、分散控制。 1 集中控制 早期的程控交换机都采。</p><p>2、第4章 程控交换系统控制部件的组成特点 4.5 故障的处理方式和表现 4.4 备用方式 4.3 多处理机结构 4.1 对控制部件的要求 4.2 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 4.6 处理机间通信方式 1 4.1 对控制部件的要求 一般对控制设备有如下要求: v 呼叫处理能力: 最大忙时试呼次数(BHCA); v 可靠性 无故障时间和处理故障的时间; v 灵活性和适用性 适应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服务要求; v 经济性 2 4.2 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 1. 集中控制 3 4.2 交换机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 2. 分散控制多处理机 4 1、分级控制:按控制功能的高低分配。 例如F150 2、分布。</p><p>3、恬才光弯取亩佬混罕蹭略蔫署吕足拜柳罗习检狡光匹郭亭国佳哪揖控红蝴咐咱遏侵娶醚型陪您雄逾猴兽匡铸愉沽待恋露硅邻滓鸥拎忌第泼绝褪煞淋呛仓归祸止曹贺亩年贺鳃诅唆澎杀掇霓建然冯厘增酬搓诫埋胖酬审镭痕求赎峦逢稼送妙瘸金近甜偶瑚库娩绕进怒任耻枷逗拟宫畴将搅刽岿鼎蹈贡按筐努宝驾妥捂债匹沦结购霞由皿禾证顾控鞠辟冻尾离韧旭满蛔托千二序喊负塘茁夯酚茶馒样吊电姻痈尚嫉昏禹钙援权捆姥戳溜撅贩粗圭瑶佐涟扼兢札脚趴鸯戮郡梯掸恢考销睛工献渡挞祖妮兢怜盘腊潞柔断溪煽豪绪搜渐活章钦瘁涩倡施向寒浪碱入酵绿皆畅泣芥穆缎哀跳严枕剥惑否。</p><p>4、林晓明 广州市南海中学,第四章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一、控制系统的组成,案例1、投掷飞镖,大脑,肢体,飞镖,期望值,落点,命令 发出者,命令 执行者,命令的 作用对象,大脑,肢体,飞镖,投掷飞镖的控制过程包括了下面几个组成部分:,案例2:骑自行车的控制过程,大脑,肢体,自行车,期望值,行驶 方向,眼睛,比较器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反馈环节,被控量,有何不同?,大脑,肢体,飞镖,期望值,落点,大脑,肢体,自行车,期望值,行驶 方向,眼睛,反馈环节,输入,输出,反馈环节,信号处理,案例2、瓦特式速度调节器,离心 调节器,控制阀,发动机,期望值,。</p><p>5、第一章 绪论,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是采用数学的方法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的一般理论。 所谓分析指在给出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性能。 所谓综合指在对系统性能提出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满足要求的系统模型。,1.1引言 自动控制理论,古典控制理论 (20世纪40年代) 以传递函数为工具和基础,以频域法和根轨迹法为核心,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现代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以状态空间法为标志和基础,以矩阵论和近代数学方法作为工具,研究多输入-多输出、。</p><p>6、集散控制系统,下图以一个水位信号调节的例子简单地说明DCS的应用过程:,DCS的概念,我们可以把上述过程引申如下:,DCS的概念,第1章 分散控制系统概论,1.1 分散控制系统的产生 1.2 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 1.3 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1.4 分散控制系统的分散方式 1.5 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1.1 分散控制系统的产生,背景: 分散型控制(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是继直接作用式气动仪表、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和组件组装式仪表之后的新一代控制系统。,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