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百家争鸣
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孔子 P15-16 孟子 P17 资料1。老子 P16 庄子 P17 资料2。2、孔子的主要思想。第5课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_________审阅____ 学习目标1记住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2记住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十一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日期。
孔子和百家争鸣Tag内容描述:<p>1、孔子和百家争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孔子,1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体察民情、爱惜民 力反对苛政和暴力。,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开始争霸,西周时的分封制遭到破坏。 争霸战争的进行,给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苛政,任意刑杀,各种残暴的统治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根本谈不上“仁” 。因此,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爱人”主张,恢复西周的分封制重整统治秩序。,2孔子的教育成。</p><p>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怎么“争”,(二)百家争鸣的主要表现:,A、儒家,孔子 P15-16 孟子 P17 资料1,B、道家,老子 P16 庄子 P17 资料2,C、墨家: 墨子 P17 资料3,D、法家: 韩非子 P17 资料4,E、兵家:,孙武 孙膑,P17 阅读卡,1、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的主要思想:,强调(思想核心):“仁”爱人、克己复礼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能 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3、孔子学说在中国。</p><p>3、第5课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教学目标态度、价值观: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不同观点。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寻找身边事物间的对立关系。利用成语“塞翁失马“,说明事物间的变化,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讨论“百家争鸣”时期,哪家学说更适合当时和现在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法。基础知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论语。墨子、孟子、韩非。学法指导:有目的地查找有关历史资料,通过联系现实。</p><p>4、第11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并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 了解并区分 百家争鸣 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 师生活动互为主体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 全班按。</p><p>5、第十一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日期 班级 组 姓名 审阅 学习目标1记住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2记住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以及主要思想 知识链接 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有疑问的地方。</p><p>6、第11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一 单项选择 1 下列著作中 记录孔子学说的是 A 诗经 B 论语 C 春秋 D 尚书 2 下列观点属于韩非子的是 A 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B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 主张中央集权 D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爱惜民。</p><p>7、用心 爱心 专心 1 孔子和百家争鸣孔子和百家争鸣 习题精选习题精选 一 单项选择一 单项选择 1 下列著作中 记录孔子学说的是 A 诗经 B 论语 C 春秋 D 尚书 2 下列观点属于韩非子的是 A 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B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 主张中央集权 D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 3 主张 无为而治 的是 A 庄子 B 墨子 C 孔子 D 孟子 4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 孔子。</p><p>8、第十一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日期:______班级:_______组: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审阅 学习目标1记住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2记住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主要思想 知识链接 自学探究: (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向组长汇报)20分钟 “知之为知之 不知之为不知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这句话。</p><p>9、十一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 日期:______班级:_______组:_______ 姓名:_________审阅 学习目标1记住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2记住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主要思想 知识链接 自学探究: (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向组长汇报)20分钟 “知之为知之 不知之为不知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这句话是。</p><p>10、孔子和百家争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孔子,1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体察民情、爱惜民 力反对苛政和暴力。,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向周天子贡献财物。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开始争霸,西周时的分封制遭到破坏。 争霸战争的进行,给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苛政,任意刑杀,各种残暴的统治压得人民喘不过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