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计算
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及基本构件计算。5.1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设计过程遵循先建筑后结构再施工的顺序进行。首先设计建筑平面。第1章 工程概况和建筑设计。第5章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
框架结构计算Tag内容描述:<p>1、衢州学院毕业实训(设计)计算书题目: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 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及基本构件计算二级学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2013年01月10日 2013 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和计算任务书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一二年十月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设计和计算任务书一目的要求要求掌握读图识图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步骤。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巩固、掌握读图和识图的能力,不仅能读懂看懂,而且更能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释、分析实际工程图纸,发挥出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一个实例工程的结构设计训练,。</p><p>2、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5章 横向水平作用下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5.1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5.1.1.墙自重外纵墙 :采用240厚灰砂砖18KN/m3,一侧水刷石墙面10.5 KN/m3,另一侧为20mm厚的抹灰(17 KN/m3),则墙面单位面积的重力荷载为:一. 底层:1. B轴线上的纵墙面积:2. E轴线上纵墙的面积:3. 522 轴线上纵墙的面积:合计:125.25+153.09+85.32=363.69则底层外墙自重为:5.16363.69 =1876.64KN二. 标准层:1. B轴线上的纵墙面积:2. E轴线上纵墙的面积:3. 514 轴线上纵墙的面积:合计:89.64+110.16+64.8=。</p><p>3、目录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一章、编制依据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说明 1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概况3 (一)工程概况 3 (二)建设要求 3 第三章、施工部第三章、施工部署署4 (一)管理组织机构 4 (二) 施工总部署 .7 (三)、施工准备 11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 .12 (五)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四章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18 第五章第五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20 (一) 、测量放线 20 (二) 、基础工程 20 (三) 、主体结构工程 21 (四)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23 (五)建筑。</p><p>4、第四章 框架结构计算分析与设计一、结构布置框架结构布置主要是确定柱在平面上的排列方式(柱网布置)和选择结构承重方案,这些均必须满足建筑平面及使用要求,同时也须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简单。1、柱网和层高工业建筑柱网尺寸和层高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常用的柱网有内廊式和等跨式两种。内廊式的边跨跨度一般为68m,中间跨跨度为24m。等跨式的跨度一般为612m。柱距通常为6m,层高为3.6m5.4m。民用建筑柱网和层高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确定。目前,住宅、宾馆和办公楼柱网可划分为小柱网和大柱网两类。小柱网指一个开间为一个柱距,柱距一。</p><p>5、第5章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与设计概念,5.1 计算基本假定 5.2 框架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5.3 剪力墙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5.4 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的近似计算方法 5.5 扭转近似计算,5.1 计算基本假定,(1)平面抗侧力结构假定,整个结构可以划分成不同方向的平面抗侧力结构,共同抵抗结构承受的侧向水平荷载。,(2)刚性楼板假定,水平放置的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可以视为刚度无限大的平板;楼板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刚性楼板将各平面抗侧力结构连接在一起共同承受侧向水平荷载。,空间结构变成平。</p><p>6、1,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方法:,一、反弯点法 二、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任务二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2,框架所承受的水平荷载主要是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它们都可以转化成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集中力。,(一)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一、反弯点法,3,一、反弯点法,(一)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1.各杆件的弯矩图均为直线,一般情况下每根杆件都有一个弯矩为零的点,称为反弯点; 2.所有杆件的最大弯矩均在杆件两端。,4,如果在反弯点处将柱子切开,切断点处的内力将只有剪力和。</p><p>7、1,第5章 框架、剪力墙、框剪结构近似计算方法与概念设计,主讲:郭剑虹,2, 5.1 框架结构设计概述,一、基本假定,1、弹性假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工作按弹性状态考虑,内力和位移按弹性方法计算。,但对于框架梁等构件,可考虑局部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节点处塑性变形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塑性铰:是对进入塑性工作阶段的截面的一种称呼,1)传递塑性极限弯矩Mu 2)单向性,3,2、平面结构假定,三维空间结构平面结构 沿两个正交主轴分为若干个平面抗侧力结构。该平面内的抗侧力结构只承受平面内的水平力,不承受垂直于平面的水平力,垂直于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