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学
第5章热力干燥5 1概述5 2干燥过程5 3干燥机械5 4辅助设备5 5典型的干燥工艺流程 5 1概述 5 1 1干燥的定义干燥 利用热能从物料中除去少量水分的操作称为干燥 5 1 2干燥的目的干燥作业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精煤的含水量。利用热能从物料中除去少量水分的操作称为干燥。
矿物加工学Tag内容描述:<p>1、第5章热力干燥5.1概述5.2干燥过程5.3干燥机械5.4辅助设备5.5典型的干燥工艺流程,5.1概述,5.1.1干燥的定义干燥:利用热能从物料中除去少量水分的操作称为干燥。5.1.2干燥的目的干燥作业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精煤的含水量,满足用户和运输的要求。,5.1概述,5.1.3热烟气干燥选煤厂常用的干燥方法是以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热介质,加热精煤,使精煤中水分汽化,从而达到降低精煤水分的目的。</p><p>2、第3章煤泥水处理3.1粗颗粒煤泥水的处理3.2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3.3极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3.4洗水闭路循环,一、煤泥水处理的目的、意义和任务,1.多回收利用资源,2.满足不同作业对粒度的要求,3.满足不同作业对浓度的要求,4.提高循环水质,满足环保要求。,二、煤泥水处理的主要特点,(1)流量大。(2)性质复杂。这就使煤泥水处理的工艺环节、设备和管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3)集中了原煤中最细、最难处。</p><p>3、第2章 悬浮液的性质 2.1 液相的性质 2.2 固相的性质 2.3 固液体系的性质,2.1 液相的性质,在绝大部分工业部门,构成悬浮液的液相是水,以下是水的性质。 2.1.1 水的极性 极性分子形成氢键 水分子的极性能与负电性元素形成氢键,一方面影响液态水的结构,另一方面还影响水与固体物料的作用方式,从而增加脱水的难度。 2.1.2 水的粘性 粘性是流体反抗变形的一种性质,从本质上说粘性反映的是流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水的粘度是温度的函数,一般温度越高,粘度越小,越有利于脱水,但影响不大。,2.1 液相的性质,2.1.3 水的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p><p>4、第3章 煤泥水处理 3.1 粗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3.2 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3.3 极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3.4 洗水闭路循环,一、 煤泥水处理的目的、意义和任务,1. 多回收利用资源,2. 满足不同作业对粒度的要求,3. 满足不同作业对浓度的要求,4. 提高循环水质,满足环保要求。,二、 煤泥水处理的主要特点,(1)流量大。 (2)性质复杂。 这就使煤泥水处理的工艺环节、设备和管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3)集中了原煤中最细、最难处理的微细颗粒,三、 煤泥水处理的内容,1. 煤泥的分选、回收、脱水作业 2. 煤泥水的分级作业 3. 煤泥水的浓缩作业 4. 循环。</p><p>5、第6章 除尘与除尘设备 6.1 除 尘 6.2 除尘器,6.1 除 尘,6.1.1 粉尘的分类 按粉尘的生成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两种。 1.粉尘:在筛分和运输等工艺过程中产生,并在形成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称为粉尘。 2.烟尘:系指在生成过程中伴随着物理或化学的变化(如氧化、升华蒸发和冷凝等过程)所产生的粉尘。,6.1.2 粉尘的扩散 1.一次扬尘过程 在处理散状物料时,由于诱导空气的流动,将粉尘从处理物料中带出,污染局部地带。 2.二次扬尘过程 由于室内的空气流动及设备的运行和振动所造成的气流流动,把沉落在设备、地面及建筑物上的。</p><p>6、第5章热力干燥5 1概述5 2干燥过程5 3干燥机械5 4辅助设备5 5典型的干燥工艺流程 5 1概述 5 1 1干燥的定义干燥 利用热能从物料中除去少量水分的操作称为干燥 5 1 2干燥的目的干燥作业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精煤的含水量。</p><p>7、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矿物加工学 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通过 I 考试性质 矿物加工学考试是为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矿物加工专业招收硕士。</p><p>8、凝聚与絮凝 在煤泥水的多相分散体系中 微细颗粒的存在对其沉降和过滤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借助于化学手段使微细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絮团 成为改善煤泥水沉降及固液分离效果的有效途径 加入某些离子 通过降低颗粒间。</p><p>9、矿物加工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矿物加工学是研究矿物分选、分离、富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矿物加工学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核心课程A),本课程整合了矿物学、矿物粉体技术、磁电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界面分选技术、矿物的化学与生物处理、物料的脱水与干燥等多门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矿物加工过程中各种矿物加工方法、基本理论、工艺、主要。</p><p>10、第4章脱水及脱水机械4.1物料中水分的赋存形态4.2粗颗粒物料的脱水4.3细颗料物料的脱水,4.1物料中水分的赋存形态,4.1.1水分的赋存形态物料中的水分包括成矿过程水分、开采水分、分选加工及运输、贮存过程中加入的水分。这些水分以不同的形态赋存于物料之中。通常有四种形态,即化合水分、结合水分、毛细管水分和自由水分。1.化合水分指的是水分和物质按固定的质量比率直接化合而成为新物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p><p>11、凝聚与絮凝,在煤泥水的多相分散体系中,微细颗粒的存在对其沉降和过滤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借助于化学手段使微细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絮团,成为改善煤泥水沉降及固液分离效果的有效途径。加入某些离子,通过降低颗粒间电性斥力使份散体系失去稳定性而形成凝聚体,称凝聚。由于溶在液相中的高分子聚合物与细颗粒的吸附以及自身的架桥作用,使分散体系失于稳定性而形成絮状结合体,称为絮凝。絮凝化学包括凝聚与絮凝原理,凝聚剂。</p><p>12、矿物加工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矿物加工学是研究矿物分选、分离、富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矿物加工学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核心课程A),本课程整合了矿物学、矿物粉体技术、磁电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界面分选技术、矿物的化学与生物处理、物料的脱水与干燥等多门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矿物加工过程中各种矿物加工方法、基本理论、工艺、主要。</p><p>13、第1章 概 述 1.1 分离技术 1.2 脱 水 1.3 除 尘,第五篇 固液、固气分离技术,固液分离,固液分离,跳汰浮选联合流程,第1章 概 述,1.1 分离技术 1.分离技术主要是指固液之间的分离和固气之间的分离。 2.对选煤厂来说,固液的分离是指煤与水的分离,又称脱水;固气分离是指煤粒与气体的分离,又称除尘。,1.2 脱水 1.脱水方法,第1章 概 述,第1章 概 述,2.脱水的作用。</p><p>14、第6章 除尘与除尘设备 6.1 除 尘 6.2 除尘器,6.1 除 尘,6.1.1 粉尘的分类 按粉尘的生成特征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两种。 1.粉尘:在筛分和运输等工艺过程中产生,并在形成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称为粉尘。 2.烟尘:系指在生成过程中伴随着物理或化学的变化(如氧化、升华蒸发和冷凝等过程)所产生的粉尘。,6.1.2 粉尘的扩散 1.一次扬尘过程 在处理散状物料时,由于诱导空气的。</p><p>15、第二章悬浮液的性质2.1液相的性质2.2固相的性质2.3固-液体系的性质2.1液相的性质。在大多数工业部门,构成悬浮液的液相是水,以下是水的性质。2.1.1水的极性分子形成氢键,水分子的极性性质与负元素形成氢键,这一方面影响液态水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影响水与固体物质之间的作用方式,从而增加脱水的难度。2.1.2水的粘度是抵抗流体变形的特性。本质上,粘度反映了流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水的粘度是温度的。</p><p>16、矿物加工学,第二篇 第四章 破碎与粉体制备技术,4.1 概述 破碎、磨碎或粉碎在矿物加工及材料工程中非常重要。 矿物颗粒的尺寸必须减小到使有用矿物与脉石充分解离或使有用矿物裸露以便化学作用程度。 破碎、磨碎及粉碎在使用的方法及产物料度上有所不同,破碎产物的粒度较大,而磨矿或粉碎产物的粒度微细。 任何磨碎或粉碎作业都是耗费能量大、能量效率低的作业过程。,第四章破碎与粉体技术,1基本概念 (1)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