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教案
15 1 两种电荷教案 一 教材分析 电荷 摩擦起 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 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验电器 电荷量及其单位 元电荷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
两种电荷教案Tag内容描述:<p>1、15.1两种电荷一、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实质.2知道电荷量及单位.3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4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作用5了解原子结构及原子呈电中性原因6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及导体导电原因二、教学重点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导体和绝缘体导电原因。三、教学难点1摩擦起电的实质2原子结构四、教学用具不同类型验电器两个、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碎纸片、通草球等。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看课本P32-35。引入: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所有的。</p><p>2、第1节:两种电荷知识点精析一、电荷1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两种电荷。</p><p>3、两种电荷【课标要求】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构造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了解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了解原子结构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p><p>4、两种电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p><p>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本章内容概述声、光、热、力、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现象,本章是在“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热现象”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让学生接触有关“电现象”的初步知识.本章教学内容,就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学习电荷和摩擦起电,学习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学习电流的测量,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本章共分5节:1.第1节“两种电荷”,主要讲述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两种。</p><p>6、两种电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p><p>7、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案 重庆市涪陵区百胜中学 李世余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 知道导体和。</p><p>8、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 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 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 原理 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p><p>9、15 1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 作用及工作原理 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3 知道原子及其结构 摩擦起电的原因 4 认识导体和绝。</p><p>10、15 1 两种电荷 背景分析 此教学设计来源于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中的5 1节 电荷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 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 电荷量。</p><p>11、15 1 两种电荷教案 一 教材分析 电荷 摩擦起 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 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验电器 电荷量及其单位 元电荷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p><p>12、第一节 两种电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进行新课 小结 练习 板书设计 胶棒挂在支架上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结果它们互相吸引 思考 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答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p><p>13、教学内容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电荷 2 原子结构 难 点 摩擦起点的实质 教学辅导 材料与手段 玻璃棒 塑料棒 绸 皮 细小物 塑料尺 验电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1 复习。</p><p>14、15 1两种电荷 课标要求 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教学目。</p><p>15、两种电荷 一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 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验电器 电荷量及其单位 元电荷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 摩擦。</p><p>16、15 1 两种电荷教案 教学目标 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2 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 负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了解原子结构及元电荷e。</p><p>17、一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 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4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一 自主预习 1 就是摩擦起电现象。</p><p>18、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 第2节 明确学习内容 教材P32 35 学习目标 1 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 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3 认识电荷量及其单位 4 了解电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 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p><p>19、15 1 两种电荷 一 教材分析 电荷 摩擦起电 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 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验电器 电荷量及其单位 元电荷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