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3.荀子在《劝学》中说。3. 《论语》中孔子说。3.《诗经.氓 》中。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3.荀子在《劝学》中说。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Tag内容描述:<p>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p><p>2、第一组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劝学(选自荀子)第二组、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p><p>3、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试题必修一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必修二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p><p>4、劝学理解性默写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 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4.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p><p>5、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p><p>6、必修五理解性背诵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 心得到了得到 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p><p>7、1.氓中女子借“___ ,___ ”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是有界限的,同时也反衬出男子的变化无常。2.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3.诗经.氓 中,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结果显示“ ”,随后女主人公提出“ , ”以完成婚事。 4.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充满愤懑地批判男子行为没有准则,情感经常变化的句子是“ , 。5.氓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写男主人公“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歌前文对男主人公变化埋下伏笔的句子是 , 。6.氓中直接表现她已。</p><p>8、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赤壁杜牧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文天祥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潼关怀古。</p><p>9、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习题一、古诗词【望岳】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峻高大、景色秀丽。2.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3.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春望】1.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或移情花鸟表达感时伤世之情),即“感时花。</p><p>10、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p><p>11、劝学理解性默写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4. 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 ,。</p><p>12、高考必背古诗文(初中部分)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1)论语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 。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 , ;(2) , ;(3) , ;(4) , 。 5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 ;(2) ;(3) ,。</p><p>1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p><p>14、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 。3春江花月夜 , 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 。 , 。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 , 。7柳永的八声甘州“ 、 , 、。</p><p>15、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解释古今异义词的意思1.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情话:古义: ; 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 ;今义: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古义: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问征夫以前路征夫:古义: ;今义:出征的士兵6.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风波:古义: ;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7.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事:古义: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 二、写出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意思1。</p><p>16、观沧海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沧海一诗中,诗人以壮阔的笔墨,描写大海雄伟壮阔、富于动态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古诗中侵润,在古词中徜徉,会使我们胸襟开阔。观沧海:曹操谱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阔。5.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p><p>17、首页,末页,语文,20古代诗歌五首,1,一、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课外古诗文诵读,首页,末页,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赏析: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也看不见未来英杰,所能看见的,只有眼前这个时代。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p><p>18、六国论理解性默写,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 __, _,_ _ ”的精辟论点, 2.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 _,_ __,以有尺寸之地” 3.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 ___” 4.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 __,__ __”,,5.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 ___,_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