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和力偶
力矩和力偶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 我们常看到有许多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转动 力可以使物体转动 开门的时候 如果用力的方向指向门轴 尽管用的力很大 也是无济于事 为什么 思考与讨论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2。
力矩和力偶Tag内容描述:<p>1、推门,一、力矩,力矩和力偶,1、力矩的定义 、符号 、计算公式 ; 2、力矩的计算方法; 3、了解合力矩定理的定义、应用。,一、力矩,从实践中知道: - 力 能使物体,开门 或 关门 用 扳手拧螺母,移动 - 踢足球,转动 -,1、什么是力矩?(定义),力使物体产生转动的效应,称为 力对点之矩 , 简称 。 符号: MO(F),力矩,定义,实例: 扳手拧螺母的过程: 力 F 越大,转动越快 力臂 r 大,转动也越快;,2、力矩大小 与哪些因素 有关?,r,r,力矩大小 - 与 力F 、力臂 r 有关,r 力臂,O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力臂 r,F,O点 (矩心),MO(F) = F r F。</p><p>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力矩和力偶 【课题名称】 2-1力矩和力偶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力矩和力。</p><p>3、1,F使物体绕O点转动效应的物理量称为力F对O点的力矩。O称为力矩中心。O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力臂。,单位:牛顿米(Nm)或千牛顿米(kNm),1.3.1力矩-力对刚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对点的矩即力矩度量。,mo(F)=Fd,1。</p><p>4、力矩和力偶 多项选择题 1 力矩的大小取决于 A 力的大小 B 力矩的大小 C 力矩的转向 D 力的方向 E 力臂的大小 2 改变矩心的位置 下列 将改变 A 力的大小 B 力矩的大小 C 力矩的转向 D 力的方向 E 力臂的长度 3 力偶的。</p><p>5、力矩和力偶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 我们常看到有许多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转动 力可以使物体转动 开门的时候 如果用力的方向指向门轴 尽管用的力很大 也是无济于事 为什么 思考与讨论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2。</p><p>6、力矩和力偶 课题名称 力矩和力偶 教学目标与要求 对于力对点之力矩矢应有清晰的理解 对于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应能熟练计算 深入理解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 明确力偶的性质和力偶的等效条件 掌握力偶系的合成方法 能应。</p><p>7、力矩和力偶 1 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要用 来度量 A 力矩 B 力 C 弯曲 D 力偶 2 力矩的单位是 A N B m C Nm D N m 3 是力矩中心点至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A 力矩 B 力臂 C 力 D 力偶 4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 力。</p><p>8、力矩和力偶 课题名称 力矩和力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对于力对点之力矩矢应有清晰的理解 对于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应能熟练计算 2 深入理解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 明确力偶的性质和力偶的等效条件 3 掌握力偶系的合成方法。</p><p>9、力矩和力偶 教学设计 力矩和力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理解力的平移原理 2 掌握力偶性质 二 能力目标 掌握力偶性质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素质目标 1 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掌握力偶性质 2 了解力的平移原理 并能解释生活和工程实际问题 四 教学要求 1 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2 掌握力偶性质及力的平移原理 应用 教学重点 1 力矩和力。</p><p>10、力矩和力偶力矩和力偶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力矩和力偶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与要求 1 对于力对点之力矩矢应有清晰的理解 对于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应能熟练计算 2 深入理解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 明确力偶的性质和力偶的等效条件 3 掌握力偶系的合成方法 能应用平衡条件求解力偶系的平衡问题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了解力的平移定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力偶性质。</p><p>11、力矩和力偶【课题名称】力矩和力偶【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理解力的平移原理;2、掌握力偶性质。二、能力目标掌握力偶性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掌握力偶性质;2、了解力的平移原理;并能解释生活和工程实际问题。四、教学要求1、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2、掌握力偶性质及力的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