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总复习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2)二力平衡公理。1 2 《平面力系》小结 一、力的平移定理。力力+力偶 二矩式 三、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A。1.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2–1 力的功 &#167。第1 章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求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
理论力学总复习Tag内容描述:<p>1、复习提纲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的科学。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教学目标: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正确画出受力图。知识结构:1、 基本概念:力、刚体、约束和约束力的概念。2、 静力学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多边形法则)注意:与力偶的区别(2)二力平衡公理;(二力构件)(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推论:力的可传性、三力平衡汇交定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5)刚化原理。3、常见约束类型与其约束力:(1)光滑接触约束约束力沿接触处的公法线;(2)柔性约束对被约束物体与柔。</p><p>2、理论力学复习题1答案三、计算题1、两根铅直杆AB、CD与梁BC铰接,B、C、D均为光滑铰链,A为固定端约束,各梁的长度均为L=2m,受力情况如图。已知:P=6kN,M=4kNm,qO=3kN/m,试求固定端A及铰链C的约束反力。2、求指定杆1、2、3的内力。3、一均质杆AB重为400N,长为l,其两端悬挂在两条平行等长的绳上处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今其中一根绳子突然被剪断,求另一根绳AE此时的张力。解:运动分析绳子突然被剪断,杆AB绕A作定轴转动。假设角加速度为,AB杆的质心为C,由于A点的绝对速度为零,以瞬心A为基点,因此有:方向如图所示受力分析:AB杆。</p><p>3、1 2 平面力系小结 一、力的平移定理: 二、合力矩定理: 力力+力偶 二矩式 三、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A,B连线不 x轴A,B,C不共线 一矩式 三矩式 四、静定与超静定 独立方程数 未知力数目为静定 独立方程数 未知力数目为超静定 3 解题步骤 选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受力分析) 选坐标、取矩点、列 平衡方程。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 物体系平衡时,物体系中每个构件都平衡! 五、解题步骤与技巧 解题技巧 选坐标轴最好是未知力 投影轴; 取矩点最好选在未知力的交叉点上; 充分发挥二力杆的直观性; 灵活使用合力矩定理。 六、注意问题 力偶在坐标。</p><p>4、一、静 力 学,主要掌握: 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与简化;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具体而言: 1.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2.力的投影的计算; 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4.平面力系简化理论,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5.静滑动摩擦,考虑带有摩擦的平衡问题; 6.空间任意力系的投影、平衡方程及其应用。,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一、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二、静力学公理,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公理5 刚化公理,注意:力矢量,。</p><p>5、1,第十二章 动能定理,121 力的功 122 动能 123 动能定理 124 功率 功率方程 125 势力场 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理 126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重点难点,2,F,S,s,M1,1. 常力在直线运动中的功,00 正功,/2 W0 负功,2. 变力在曲线运动中的功,元功,全功,3. 合力的功,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的功的代数和。,M2,M1,M2,M,F,r,dr,12-1 力的功,3,4. 几种常见力的功,重力的功,重力的功与路径无关。,弹性力的功,弹簧原长l0 , 小变形,弹簧变形d,原点取在未变形位置 x = d,弹簧力为 F = - kx ,k 为弹簧的刚性系数,弹性力的功与路径无关。,d2,l0,d1,F,d,x,M1,。</p><p>6、第一篇 静力学第1 章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1.1 静力学公理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 F=-F工程上常遇到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公理 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添加或取去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推论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p><p>7、运动学小结,1、刚体平面运动主要研究:一个刚体两个点。,刚体平面运动两个点的多重身份。,1、基点法,一、速度分析,2、速度投影法,3、速度瞬心法,说明:速度投影法虽然最方便,但不能求此刚体的角速度,首选速度瞬心法分析题目。,二、加速度分析,基点法,二、加速度分析及解题步骤,1、速度分析:首选速度瞬心法(不选择速度投影法),求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2、加速度分析:基点法。弄清点的运动是直线还是曲线.画加速度分析图。未知加速度方向可以假设。法向加速度方向可确定。,3、利用投影法求未知加速度。,a 加速度矢量式能求解两个未。</p><p>8、题 1 图示系统,定滑轮质量为m;卷扬C质量为2m,其上作用了常转矩M (力偶), C、B均视为均质圆轮。鼓轮A质量为m,关于质心(轮心)的回转半径为;鼓轮沿斜面作纯滚动。绳的质量不计,且与轮无相对滑动。求(1)鼓轮A上升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2)BC与AB段绳索的张力。,B,300,s,题 2 杆OA可绕O转动,通过滑块B可带动水平杆BC,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及各构件自重。系统再图示位置平衡,用虚位移原理求力偶矩M与水平拉力F之间的关系。,题 3 系统在 =300平衡,已知F1,F2。弹簧刚度为k。各杆都以铰链连接,且AC=CE=HE=HD=DC=CB=l。不计杆重和各处摩。</p><p>9、理论力学的整体回顾,运动学,刚体的运动1变换:每个点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完全相同,因此刚体的运动可以表示为刚体的一点运动。2轴旋转:刚体中每个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三平面运动:查找速度的三种方法:基点方法:点的合成运动方法和最基本的方法。概念明确,是后两种方法的基础。投影:寻找速度更方便,但平面图面的角速度不方便。瞬心法:瞬心是速度为零的特殊点,用瞬心法求速度可以看作是参考点法的特殊例子。这个方法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