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讨论.
患者男。左拇趾皮肤破溃伴间断发热3个月于2005一12一28入院。伴发热。1月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38.3℃。午后及夜间明显。2天前患者来我院门诊。血Rt正常。尿RBC 10-15/HP。血Cr 349umol/L。教学病例讨论的原则*。病例讨论的分类。
临床病例讨论.Tag内容描述:<p>1、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临床病例讨论),地点:门诊五楼电教室,患者男,21岁。因皮疹6个月,左拇趾皮肤破溃伴间断发热3个月于2005一12一28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双肘部伸侧、双手掌指关节(MCP)及近端指间关节(PIP)伸侧、双眼内眦旁皮肤鲜红色红斑,伴瘙痒,其他部位无皮疹;同时出现双膝、双躁、双腕、双肘关节疼痛,无明显红肿,但有双手肿胀、晨僵;伴发热,体温最高为38,无寒战、盗汗,无肌痛、肌无力、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查肌酸激酶(CK)236U/L,血沉(ESR)28mm/h,抗核抗体(ANA)(+)1:140,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p><p>2、患者XX,男,42岁 主因间断发热1月,血肌酐升高2天 于2011年7月29日收住院,主诉,1月前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38.3,午后及夜间明显,伴乏力,外院门诊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果。 2天前患者来我院门诊,血Rt正常,尿Pro弱阳性,尿RBC 10-15/HP,畸形RBC 23%,血Cr 349umol/L,ESR 82mm/h,CRP 12.6mg/dl,超声示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以“ARF”收住院。 发病以来,患者尿量及体重无明显变化,曾口服“解热镇痛药”10片,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出现一过性皮疹,伴瘙痒,自行缓解。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现病史,T 36.7,P 78次/分,R16次/。</p><p>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内科学教研室 李晓丹,病例讨论规范,教学病例讨论的组织,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教学病例讨论的实施*,教学病例讨论的原则*,病例讨论的分类,病例讨论的分类,分类:,临床病例讨论 疑难病例讨论 死亡病例讨论 术前病例讨论 出院病例讨论 教学病例讨论,各种病例讨论过程均具备教学内涵。,教学病例讨论 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及其他各层次青年医师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以达成向教学对象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严格区分病例讨论与其他医疗、教学活动的区别; 明确病例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