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教案下册
《第25课 世界古代科学魅力的报告会》教案。1、了解古代世界的著名科学家及其主要科学成就。2、了解和展示古代世界的主要科学成就。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第一课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共讲了二个子目。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八年级教案下册Tag内容描述:<p>1、1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答教材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史实说明问 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编写读书提纲,进一步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开展访问、调查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p><p>2、1 1616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科历史课题 当人类还是野 蛮人的时候 第 16 课时 教案序号: 11 主备人 年级八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审核人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3、了解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对母系氏族社会 和父系氏族社会的表述,以及原始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比较,体现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 必胜今。 二、教学重点: 人类的种。</p><p>3、1 第第 1818 课课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的史实、了解就业制度的变化、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情况和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概括整理等方面的能力。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人们生活方式变 化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支持改革开放,积。</p><p>4、1 第第 5 5 课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课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模范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 事迹,概况他们所共有的优秀品质。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环境和言行的共同点的学习,感悟、体验英模的 先进事迹和精神,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 【教学难点教学。</p><p>5、1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年级八课题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历史领域的考古知识,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知道世界三大人种。 2、了解三大人种的形成原因;说出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 及特点。 3、了解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对母系 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的表述,以及原始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比较,体现出历史 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 教学 重点 人类的种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教学 难点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和种族的形成过。</p><p>6、1 第第 1313 课国防建设课国防建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建国初期国际国内的形势,探究加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利用各种文字及音像资料,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建立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民军 队向多军种多兵种合成化发展的史实。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建立的背景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维 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思。</p><p>7、第二十六课 社会救助与社会公益建议讨论的问题l 如何培养学生根据所确立的题目收集、整理所需的资料l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从思维深处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l 如何开展个性教育,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案例描述困惑与灵感翻看着手中的教材,侯老师不断的被教材字里行间所透出的真诚感动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于是孩子几乎成了所有家庭的核心人物,在优越的生活空间中,他们变得越来越以个人为中心去看待周边的事物,甚至于都有那么点自私自利。教会孩子去“爱别人”,这是多么必要,又是多么有。</p><p>8、教学课题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基本事实,探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2、知道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两种,列举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的典型事例。3、了解希波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辩证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知道并能够讲述马可波罗的传奇故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明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人和传播人。教学重点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由暴力冲突向和平交。</p><p>9、教学课题第25课 世界古代科学魅力的报告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世界的著名科学家及其主要科学成就,学习他们的精神与品质。2、了解和展示古代世界的主要科学成就,知道古代科学的辉煌成就。3、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整理加工以及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5、认识前人的科学探索与现代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古代世界的主要科学家及其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难点学生了解的科学家较少,手中掌握的资料有限,所以。</p><p>10、教学课题第24课 昔日的辉煌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了解这两种文字的特点,提高观察能力。2、了解古典文学戏剧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培养阅读兴趣。3、了解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教学难点感受古典文艺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 学 流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栏一、新课导入气势磅礴的史诗、思想深刻的悲剧、宏伟优雅的建筑,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前人的成就,至今还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今天,就让。</p><p>11、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掌 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对比鉴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讨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p><p>12、_____教师教学反思______学年度 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科教师姓名授课日期第1周 星期四课题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反思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第一课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共讲了二个子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件大事: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和平解放。内容不多,头绪比较简单,为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重点知识的印象,我在上课前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作了一些相应的调整,按照教材的思路是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在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后,我在上课时,作了一些调整:。</p><p>13、2017-2018学年度第二期教案 年级:八年级下学科 :历史班级:八年级(1). (2)(3).(4)教师:赵国军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情况过程与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并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通过看课文插图,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p><p>14、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人的发现一、【课表解读】课标:2-3-2例举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欧洲中世纪的知识点,学生已初步了解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背景解读的基础。封建神权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2)学生能够明确列举近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对科学的影响;(3)学生能够说出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这一运动的思想主题,理解其对后世。</p><p>15、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p><p>16、文化教育革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近代以来文化教育领域中一系列变革。2、 理解这些变革的原因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文化革新内容教学难点思想文化的重大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出示:报纸问,这报纸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2、小结,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二、新课;板书课题 文化教育革新1、文化教育革新的背景思考:清朝后期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政治上尝试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2、文化教育革新概况看书思考。</p><p>17、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说出我国颁布的 民法通则 刑法 等重要法律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国参与 亚太经合组织 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就。</p><p>18、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教案 新人教版 课 题 使用人 编 号 23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 人们在社。</p><p>19、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从贫困到小康 2衣 食 住 习俗变化 3衣 食 住 习俗变化的阶段性特征 4引起衣 食 住 习俗变化的因素 二 能力目标 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 是人们追求进步。</p><p>20、第五课 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 知识与技能 了解日本侵华的主要事件如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建立魔鬼部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日本侵华的主要事件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联系当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