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昭示
历史的昭示 分层练习 基础题 1 国务院在2008年政府工作要点中指出 要大力弘扬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A 自强不息 B 艰苦奋斗 C 爱国主义 D 勤劳勇敢 2 2008年。
历史的昭示Tag内容描述:<p>1、导入新课,2014年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昨天是今天的记忆,我国设立三个“国家纪念日”,其目的是什么?,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二课历史的昭示,第一课时弘扬民族。</p><p>2、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感悟名言,这里的“脊梁”指的是什么?,合作探究 感受作用,第二课:历史的昭示,第1课时 弘扬民族精神,合作探究,1、什么是民族精神?,小组讨论、交流提纲,2、民族精神的作用?,4,3、爱国主义的含义?表现?,民族精神,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热点导入 提炼内涵,合作探究,中国与古代埃及、巴比伦、。</p><p>3、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品读神话故事以及交流分享,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分组竞赛交流,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深度介绍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增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埋儿奉母”的小故事,学会分辨优秀与落后的传统文化,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古今经典故事,知道传统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优秀的传统文化会产生积极影响。重点难点感悟传统。</p><p>4、教科版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弘扬抗洪精神,弘扬抗冰雪精神,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内涵,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爱国主义,(核心),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伟大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集中体现举例,伟大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使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是我们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和保证,体会交流,交。</p><p>5、第二课历史的昭示考情分析命题点考点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角度未考查点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20161选择题2“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民族精神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0174选择题2女排精神的启示20183选择题2“红船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核心价值观20165选择题2核心价值观内容:诚信和公平20182选择题2黄大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12非选择题2中华优秀文化的特征和作用20189选择题2弘扬中华优秀文。</p><p>6、第二课历史的昭示考情分析命题点考点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角度未考查点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20161选择题2“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民族精神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0174选择题2女排精神的启示20183选择题2“红船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核心价值观20165选择题2核心价值观内容:诚信和公平20182选择题2黄大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12非选择题2中华优秀文化的特征和作用20189选择题2弘扬中华优秀文。</p><p>7、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近一百年来中国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通过新旧社会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建国后中国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2.能力目标通过查阅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中国近代史相关资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提升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3.知识目标。</p><p>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2.能力目标通过整理七、八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培养将知识前后联系的能力以及归纳能力。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知识运用能力。3. 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丰富内涵,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重要性。知道社会主义核心。</p><p>9、第二课历史的昭示考情分析命题点考点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角度未考查点1.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20161选择题2“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民族精神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0174选择题2女排精神的启示20183选择题2“红船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核心价值观20165选择题2核心价值观内容:诚信和公平20182选择题2黄大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12非选择题2中华优秀文化的特征和作用20189选择题2弘扬中华优秀文。</p><p>10、教科版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一、课标依据 二、教学目标 三、对教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课 标 依 据,三1.6感受个人发展与民族、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p><p>11、教科版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一、课标依据 二、教学目标 三、对教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课 标 依 据,三1.6感受个人发展与民族、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p><p>12、教学活动设计,第2课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课:历史的昭示,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2、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年的斗争,打败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哪“三座大山”,在年建立了新中国。,3、解放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有哪些?,5、列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政策。,4、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实行改革开放年。,合作探究,1、从上面的材料。</p><p>13、教科版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一、课标依据 二、教学目标 三、对教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课 标 依 据,三1.6感受个人发展与民族、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p><p>14、教科版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一、课标依据 二、教学目标 三、对教材、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课 标 依 据,三1.6感受个人发展与民族、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p><p>15、师生齐唱,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二课历史的昭示,第二课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的道理。2、能力目标:学会以历史的方法认识我国的国情,认识到选择党的领导。</p><p>16、第二课历史的昭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精神的内容,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2、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意义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过程1、导入: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灿烂文化,其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2、请阅读课本P9后回答问题: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p><p>1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也是由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过程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教学重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过程1、导入: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欣赏歌曲并交流从歌曲中,你认识到了哪些问题?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