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C.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A.越南 B.日本。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理解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学习总结。这四个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
历史第六单元Tag内容描述:<p>1、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含解析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 ) A.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武汉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p><p>2、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学习目标】1.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5.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6.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重点难点】重点:全民族团结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p><p>3、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基础巩固120世纪下半期,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的直接因素是()A.新的科学技术革命B.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C.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D.经济全球化解析:新的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作为一个直接刺激因素,成为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原动力。答案:A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A.发展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保障B.和平与发展相互对立,互相排斥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D.和平与发展先后相继,因果相承答案:C3约。</p><p>4、单元综合阶段训练(第六单元)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全面展开抵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扭转了中国近百年来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1.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形。</p><p>5、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一、选择题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解析:选B。萧功秦认为,由于民族危机而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与题目中的民族危机无关,故排除A。B、C、D三项都与民族危机有关,魏源的“师。</p><p>6、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工业革命C英国宪章运动D英国“光荣革命”2.宪章运动提出的主要要求是( )A普选权B经济权C司法权D立法权3.一部外国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A英国工业革命B巴黎公社成立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宪章运动4.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就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丽丽同学输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者同。</p><p>7、中考真题链接(链接一 链接二 ),中考真题链接(链接一 链接二 ),中考真题链接(链接一 链接二 ),中考真题链接(链接一 链接二 ),中考真题链接(链接一 链接二 ),中考真题链接(链接一 链接二 ),中考真题链接(链接一 链接二。</p><p>8、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1. “;”的方针,2. 突出成就,3. 电影、电视的迅速发展,2、我国先后颁布了、等法规,制定了。,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制定了“”的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确立战略,教育优先发展,科教兴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小说,戏剧,绘画,舞蹈,音乐,青春之歌 红岩 芙蓉镇 平凡的世界,十五贯 洪湖赤卫队 红色娘子军 红灯记 茶馆,开国大典,黄河,梁祝,东方红,电影:,电视,南征北战红高梁,四世同堂西游记。</p><p>9、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单项选择1.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右图是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陈列的志愿军战士缴获的战利品,你认为这些战利品主要产地是()A.越南B.日本C.美国D.菲律宾答案:B2.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p><p>10、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答案A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大危。</p><p>11、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书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运用理论联系的方法,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理解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要注意从理论本身的内涵和重大作用两个角度去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三要注意运用历史人物传记、专题文献片及对周围的社会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访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学习要求1.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知道新三民主。</p><p>12、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学习总结近现代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项目标志性事件解决的问题思想精髓地位作用认识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民权主义(核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这四个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道路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民主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p><p>13、单元检测题(六)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惟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苏联 D. 德国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 )A.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B.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C.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D. 可以对不满中国的国家使用核武器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 )A. 长征一号 B. 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 神舟五号4、1996年列入863计划纲要的第八个高技术领域是 ( )A. 生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海洋高技术 D. 。</p><p>14、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 000美元上升到20 00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15 000美元升至25 000美元。</p><p>15、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导语 唐前期 政治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 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 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一 多元开放的社会风尚 一。</p><p>16、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多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 掌握“一箭三星“技术 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运载火箭技术已能承揽为外国发射卫星的能力 1999年,成功发射第。</p><p>17、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两弹一星”,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多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 掌握“一箭三星“技术 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运载火箭技术已能承揽为外国发射卫星的能力 1999年,成功发射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