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历史七年级教案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知识与能力目标】。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历史七年级教案上册Tag内容描述:<p>1、集 备 案 主备教师:车桂玲 二次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12 月 11 日 课题 复习第四单元复习 课型 复习 第 1 课时 知识与能力 掌握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等这一时期著名战役的时间及历史 作用;了解 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南朝、北朝 等简单概念及 江南地 区开发的 状况。掌握 曹操、孝文帝、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王羲之、 顾恺之 等人物的主要贡献。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竟赛形式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分析,提高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历史知识点的归纳内容 。</p><p>2、第三单元 第18课昌盛的文化教案二、现状分析优势:经过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地理教学的模式和发展方向及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能认真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对自身的不足有一定认识和改进。不足:没有任教过八年级,对八年级的教材不熟悉。因此,对初中地理的整个教学体系并不十分了解,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地理知识储备仍然不足。教育实践能力亟待提高。教科研能力不足,没有能够及时将自己的教育体悟和经验总结下来。课堂中,教学语言及组织调控能力较弱。备课时对学生学情估计不足。课堂细节把握不。</p><p>3、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入新课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p><p>4、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题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秦的暴政,理解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暴政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p><p>5、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目标】1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2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3初步认识书法艺术。【教学重点】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2祖冲之和圆周率。3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教学难点】1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2汉代以来的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我们这节课学习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和历史地位各是什么?2科学家祖冲之有哪些科学成就?。</p><p>6、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题第3课 远古的传说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知道什么是禅让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课前让学生搜集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资料,学生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禅让制教学。</p><p>7、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课题第3课 远古的传说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教学难。</p><p>8、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目标】知道西晋的兴亡,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教学重点】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教学难点】西晋速亡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是为什么?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来?又做了些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西晋建立于什么时间?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2八王之乱的原因、影响各是什么?3北方游牧各民族内迁的方。</p><p>9、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题第9课 秦统一中国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秦灭六国、秦确立中央集权 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p><p>10、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题第9课 秦统一中国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p><p>11、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题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七雄和战国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战国七雄和战国兼并战争,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学会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教学。</p><p>12、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题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了解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 、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p><p>1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题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七雄和战国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战国七雄和战国兼并战争,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学会应该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教学。</p><p>14、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课题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了解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熟知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夏朝的建。</p><p>15、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通过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p><p>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体系一、远古居民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名称时间地点基本情况社会组织外貌特征用火情况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会制造工具原始人群知道用火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打制石器、木棒;采集野果、偶尔猎获动物原始人群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会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捕鱼氏族,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无贫富贵贱差别和现代人基本相同。</p><p>17、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p><p>18、第5课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 年级 七 科目 历史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5课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夏 商 西周时期 最高统治者维护。</p><p>19、第2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纲要求 掌握基础知识 1 大变革时代 奴隶社会政权的更替及原因 中华文化的勃兴等 2 知道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等字体 知道汉字的演变 3 知道孔子 了解 百家争鸣 的主要史实 4 知道。</p><p>20、第 16 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 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p>
【历史七年级教案上册】相关DOC文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教案集备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川教版.doc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教案1.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1.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2.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1.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2.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1.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1.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2.docx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1.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秦帝国的兴亡》教案北师大版.doc
教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体系.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一.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