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C。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答案 A。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 B。答案 B。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Tag内容描述:<p>1、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精品试题(附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6页,第卷7至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p><p>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服饰的变化 饮食结构的变化 住宅的变化 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历实: 婚姻风俗的变化 丧葬礼俗的变化 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体会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 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 “假如我死后百年,还能在书林中挑选, 你猜我将选什么?在未来的书林中,我既 不选小说,也不选类似小说的史籍。朋友,我 将毫不迟疑地只取一本时装杂志,看看我身后 一世纪的妇女服饰,它能显示给我。</p><p>3、第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A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3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p><p>4、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案专业:历史学 班级:0502班 姓名:蒲绮恒一、 第一目:临危受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929年爆发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现在我先找同学来回顾一下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其特点是什么?【板书】1、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提问】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之间的固有矛盾,并且具有时间长、范围广和破坏性强三个特点。而在经济一危机爆发的源头,经济危机给美国的打击是空前严重的。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p><p>5、1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西方专家和技工的数量超过2万人,其中美国人约翰考尔德担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总工程师,因贡献突出被授予列宁勋章,甚至还有外籍技术人员获得了党员称号。这种现象发生在苏俄(联)( )A.三年国内战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D.二战后经济改革时期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p><p>6、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其中汕头经济特区位于下图的()A B C D答案C2(2019北京学业水平考试)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答案A3(2019厦门高一检测)下图表明40多年来厦门发生的巨大变化。其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厦门今天的厦门A引进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C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D。</p><p>7、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为改变这一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筹建()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关贸总协定C北美自由贸易区 D马歇尔计划答案A2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变迁()A反映出国际货币关系从无序到有序B确立了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C逐步建立起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D构建了黄金本位的国际金融体系答案A3它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结合图片推断这一机构是()。</p><p>8、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1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答案B2北宋时期,国家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几乎完全不加限制,仅要求买卖双方到当地官府履行一定的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这一政策()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B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C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D使雇佣关系得以确立答案B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B统治者“。</p><p>9、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答案C2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维新派在宣传维新思想时使用的新方式是()A公车上书 B著书出版C创办报刊 D进行变法答案C3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 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D民主共和观念深。</p><p>10、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次年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签订,西欧各国实现煤钢“联营”,并逐步消除贸易壁垒。这表明()A西欧形成了统一自由市场B西欧各国竞争消除C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关键D美苏争霸受到冲击答案C2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英法德三驾马。</p><p>11、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长沙高一检测)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1930年1940年拖拉机92万台156.67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6.1万台19万台玉米摘收机5万台11万台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答案B2“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为执行这一原则,罗斯福政府()A给予工人谈判权利 B。</p><p>12、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2019三明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为应对问题,政府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农业集体化答案B2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p><p>13、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019海口调研)下面是1872191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厂矿情况统计图。该图信息可以说明20世纪初()A中国民族资本竞争力明显增强B清政府对工商业放松了限制C重工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重视D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答案B2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家乡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创办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政府经济政策的放宽B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C实业救国精神的感召D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答案D3(2019乐山高一检测)19061907年,清政府先后颁行了多个奖励实业的章程,规定对所办实业开办资金达到一定数。</p><p>14、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材料一体现出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何特征?,材料二: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p><p>15、2013年高考历史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一 单项选择题 1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解决了我国建设与发展中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 A 把工业与。</p><p>16、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第 1414 课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考纲课标解读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 化的因素 考点概括梳理 1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城市 衣 食 住 风俗习惯 2 农村 2 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活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后 3 改革开放后 1 吃 2 穿 3 住 4 风俗习惯 4 影响社会生活和习俗发。</p>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相关PPT文档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相关DOC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精品试题(附答案).doc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案.doc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2018年秋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同步练习: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考历史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历史 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