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技术
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神经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大体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现已近于完成。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在基层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为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脑立体定向技术永久性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胶质瘤。脑立体定向技术发展和趋势。
立体定向技术Tag内容描述:<p>1、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郑伟明 鲁祥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前言,神经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大体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现已近于完成,下一步迈向微侵袭神经外科则是个当代的课题。” 1992年,德国学者Hellwig和Bauer首先提出微侵袭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这一概念,当时即指神经内窥镜技术(Neuroendoscopy)。1993年,第一届国际微侵袭神经外科会议在德国召开,我科论文为中国唯一入选论文。 由于现代神经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度高、康复快、费用低廉等优点,已成为近10年来神经外科领域。</p><p>2、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在基层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作者:蒋福刚王惠冯子民周小沅兰澄云 【关键词】 CT近十余年来,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诊断和治疗颅内病变应用日趋广泛并完善,因而,立体定向技术为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1999年12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处理颅内病变38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87例,男248例,女139例;年龄1175岁,平均45.6岁。病变分类:颅内肿瘤259例,脑动静脉畸形(AVM) 9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内血肿58例,脑功能性疾病46例,颅内感染性疾病12例,颅内金属。</p><p>3、脑立体定向技术发展和趋势,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 汪业汉,开展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工作是Horsley和Clarke(1908年),真正用于临床是1947年Spiegel和Wycis。随CT、MRI、DSA、PET等影像发展,特别是与计算机结合,衍生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立体定向辅助神经外科等新理念。,1986年Robert又创造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又称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目前又出现功能性磁共振(fMRI),术中磁共振(iMRI),术中CT(iCT)与神经外科导航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神经外科技术手段。,到了21世纪,神经外科进展不再是单纯停留在切除病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