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膜炎的护理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措施。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措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脑膜炎奈瑟菌病。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人的护理。我国1938-1977年先后发生3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死率高 在化脓性脑膜炎中居首位。
流行性脑膜炎的护理Tag内容描述:<p>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掌握】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表现;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措施;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措施。 【熟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 【了解】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要点。,概 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又称“脑膜炎奈瑟菌病”,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主要表现是突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及皮肤粘膜瘀点、瘀斑,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的损害(脑膜脑炎),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经空气传播,冬春季多发,儿童发病率,病 原 学,G,。</p><p>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人的护理,刘潇,前 言,流脑是一个比SARS更严重的、更持久的全球性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38-1977年先后发生3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其中1967年春季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9%,流行范围波及全国城乡。,79年出现一次周期性大流行,流脑具有隐性感染率较高,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流脑属于乙类传染病,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上报。,1,2,3,学习计划,一、概 述 General Description,急性化脓性 败血症休克,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 迅速致死,发病凶险。,病原体 脑膜炎奈瑟菌 革兰染色阴。</p><p>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概 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特点: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呈暴发性经过,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病死率高 在化脓性脑膜炎中居首位,流 行 病 学,一、传染源,带菌者及病人为传染源。以带菌者为主 人群带菌率如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在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可高达50% 非流行期的带菌菌群以B群为主。病后带菌者约有10%20%,其排菌时间可达数周至2年。带菌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者,称慢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