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预防与
第二章 慢性病预防与保健的 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二章 慢性病预防与保健的 基本原则与方法。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以健康教育、自我 保健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进行多方位全 程干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预防 与健康管理。一、健康概念与慢病现状 二、生活方式与慢病成因 三、慢病预防与健康管理。一、健康概念与慢病现状。
慢性病预防与Tag内容描述:<p>1、工作场所 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张普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社区处 嘉里中心 2011-11-27 主要内容 l背景 l策略与措施 l效果 l案例介绍 l小结 背景背景 l慢性病流行现状 l工作场所是防治慢性病的极佳场所 lWHO宣言与行动计划 l加拿大和美国的做法 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 l致死亡情况 l患病、知晓及治疗情况 l危险因素情况 l劳动力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超重 肥胖、血脂异常的比例分别占到69%、 65%、80%、87%。比例虽高,但在工 作场所还未得到足够重视。 导致严重人力消耗 l2005年,全国因慢性病劳动力休工36亿 天/年,因慢性病。</p><p>2、第二章 慢性病预防与保健的 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实施“三级预 防”,对于危害人群严重的有流行 趋势的几种慢性病还需借鉴急性传 染病控制经验采取大卫生战略。 方法: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以健康教育、自我 保健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进行多方位全 程干预。,慢性病自然史(定义),不论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疾病的自然史。 贯彻三级预防的观念,即: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期预防。,慢性病自然史(过程),慢性病危险因素 疾病过。</p><p>3、2003年全国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 慢病与伤害预防控制 的重点策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 丹, 2002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题为“降低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生活”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是在世界卫生组织领导下所进行的大型研究项目之一。 该报告对全球的许多重要危险因素进行了量化,并对为降低危险因素所采取行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还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动所带来的损失: - 预计到2020年,每年将会有900万人死于吸烟,而现在大约是每年500万人;。</p><p>4、第二章 慢性病预防与保健的 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实施“三级预 防”,对于危害人群严重的有流行 趋势的几种慢性病还需借鉴急性传 染病控制经验采取大卫生战略。 方法: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以健康教育、自我 保健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进行多方位全 程干预。,慢性病自然史(定义),不论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疾病的自然史。 贯彻三级预防的观念,即: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期预防。,慢性病自然史(过程),慢性病危险因素 疾病过。</p><p>5、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北京市疾控中心 慢性病防治所,主要内容,工作依据 工作内容及文档资料要求 考核方式,一、工作依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卫疾控发号,年月日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文件,二、工作内容及文档资料要求,(一)慢性病发病信息的收集与上报 病种: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伤害 涉及科室:内分泌、内科、心内科、心外科、脑外科、脑内科、外科、急诊室、住院部等 资料:门急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册、报病卡等,(二)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涉及科室:门急诊各有关科室 资料:门急诊日志,(三)开展慢性病有关健康教育与宣。</p><p>6、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授课教师:邱科,慢性病现状,近十年来,我国主要的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以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为例,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在200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8.8和2.6。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的分类及特点 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慢性病的影响,第一章 1、概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n chronic disease)简称慢性病,指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p><p>7、慢性病防治策略及其进展,黑龙江省CDC慢病所,慢性病防治策略及其进展,国内外慢性病流行状况病因链研究的新认识慢性病防治策略新进展慢性病防治的展望我国慢性病防治面临的问题,2,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3,只有20的。</p><p>8、,慢性病预防 与健康管理,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 健 康 体 检 中 心,邓 传 福 中心主任,.,一、健康概念与慢病现状 二、生活方式与慢病成因 三、慢病预防与健康管理,.,一、健康概念与慢病现状,.,(一)健康的概念与定义,20世纪以前,人们对健康的定义 只停留在“不生病”这个概念上。 WHO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 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结合” 近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