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一、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型(ICD-10。I20.8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 学分会。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Tag内容描述:<p>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一、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型(ICD-10:I20.8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 学分会,2007 年)及 2002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ACC/AHA)与 2006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 短暂的胸痛(10 分钟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p><p>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7 年 3 月 16 日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编委会举行“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新闻发 布会暨高层专家研讨会北京举行。 强调 1 对于心绞痛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对负荷试验的反应、左心室功能 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情况进行危险度分层,决定治疗方案。 2 运动负荷试验是一非常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并可用于危险分层 及血管重建术以后的复查。 对运动试验的禁忌证进行了详细描述。 3 多层 CT(MDCT)或电子束 CT(EB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评价 4 治疗目标 慢性稳定性心。</p><p>3、2014年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宁夏中卫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基本情况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卫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纳入临床路径应用中医诊疗方案治疗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患者共32例,平均住院日12.25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汤剂、中成药、耳针、外治法(隔姜灸)。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诊疗方案中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中药饮片使用率94.5%,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p><p>4、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和危险分层的评价胸痛患者应根据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疼痛的特点来估计冠心病的可能性,并依据病史、体格检查、相关的无创检查及有创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及分层危险的评价。一、病史及体格检查1.病史:对胸痛患者的评估,病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详细了解胸痛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每次。</p><p>5、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1999年)摘自J Am Coll Cardiol 33.NO7, 1999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一、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胸痛的患者,医生必须了解其详细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和评估直接的危险因素,这些资料有助于判断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轻度、中度或重度)。心绞痛的定义心绞痛是一种以发生于胸痛、颌部、肩部、背部或手臂的不适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者可因劳力或情绪激动而加重,因用硝酸甘油而缓解。心绞痛常发生于有1支或以上主支冠脉病变的患者,但亦可发生于瓣膜性心脏、肥厚性心肌病和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p><p>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型(ICD-10:I20.806)(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与200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p><p>7、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二OO八年十二月,2,概 念,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 。,3,诊 断,临 床 表 现,体 格 检 查,实 验 室 检 查 和 其 他,4,临床表现,诱因:多与用力、疲劳、激动、饱餐有关。 部位及放射: 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一般疼痛以放射到咽、臂部,左臂尺侧多见。 性质: 可为胸骨后压榨感、紧缩感、烧灼感或窒息感。 持续时间: 心绞痛一般很少。</p><p>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型(ICD-10:I20.806)(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与200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p><p>9、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ACC/AHA与2006年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p><p>10、发病机制 适用对象、诊断 纳入标准 治疗方案的选择 门诊期间检查项目 双向转诊流程 小结,主要内容,冠脉供血,心肌耗氧,心率加快,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循环血量减少,冠脉固定狭窄,冠脉痉挛,供血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心绞痛,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适用对象及诊断依据,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ICD-10:I20.806) 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ACC/AHA与200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相关指南,1、诊断要点,(1)临床特点 由运。</p><p>11、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COURAGE 研究设计,PCI 组,药物治疗组,死亡率/ MACE/ACS,228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他汀类, 抗血小板, ACEI/ARB, -受体阻滞剂),随机化,随访 2.5-7 Y,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COURAGE: Treatment effect,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COURAGE: Treatment effect,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COURAGE: Treatment effect,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COURAGE: Treatment effect,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Summary and Implication,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CI+药物治疗组并没有减少病死率、心肌梗死和其它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 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严格药物治疗包。</p><p>1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MedicalTherapyofChronicStableAngina,1,.,COURAGE研究设计,PCI组,药物治疗组,死亡率/MACE/ACS,228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他汀类,抗血小板,ACEI/ARB,-受体阻滞剂),随机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