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学与酶工程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第四章。第一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与维持整个酶分子的空间构象有关。
酶学与酶工程Tag内容描述:<p>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第二章 酶学基础 1 吸 玖 湘 请 惋 监 厨 徊 万 锡 哗 辅 匪 瑟 婆 辛 四 衣 赘 颈 胜 摇 煤 滋 业 杏 吞 沁 渭 犊 次 沽 2 酶 学 与 酶 工 程 第 二 章 学 生 2 酶 学 与 酶 工 程 第 二 章 学 生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第一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 一、酶的活性中心 (active center,active site) (一)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与酶活性显示有关的,具有结合和催化底物形成产物的空间区域 ,叫酶的活性中心,又叫活性部位。 活性中心可分为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 结合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 催化部位决定酶所催化反。</p><p>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 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 饰。 包括物理修饰、化学修饰,分子改造等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一、酶修饰的作用 1. 稳定酶的天然构象与增强耐热性 2保护酶活性部位与抗抑制剂 3 维持酶功能结构的完整性与抗蛋白水解酶 4 降低酶的抗原性及稳定酶的微环境 5 改变酶学性质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二、酶修饰的方法 化学修饰 酶改造的分子生物途径 酶分子的物理修饰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一、酶分子化学修饰的一般问题 酶分子的化学修。</p><p>3、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第四章,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1 剐 寻 伦 削 韶 阮 虹 楔 沫 佳 貌 角 币 符 帮 途 撅 嫩 糯 粥 慌 导 周 住 鹊 弗 辱 播 妒 爹 款 噪 4 , , , , , 酶 学 与 酶 工 程 , , , , , 第 四 章 , , , , , , , , , , 酶 的 提 取 与 分 离 纯 化 , , , , , 学 生 4 , , , , , 酶 学 与 酶 工 程 , , , , , 第 四 章 , , , , , , , , , , 酶 的 提 取 与 分 离 纯 化 , , , , , 学 生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细胞破碎 酶提取 酶分离纯化 酶浓缩 酶贮存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细胞 发酵液 2 离。</p><p>4、第六章 酶、细胞、原生质体的固定化,一、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 1. 定义:固定化酶是指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之成为不溶于水的,但是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催化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第一节 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酶优点: 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简化了提纯工艺; 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连续反应,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 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 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 。,固定化酶。</p><p>5、第二章 酶学基础,1,第一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一、酶的活性中心 (active center,active site) (一)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与酶活性显示有关的,具有结合和催化底物形成产物的空间区域,叫酶的活性中心,又叫活性部位。 活性中心可分为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结合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 催化部位决定酶所催化反应的性质。,2,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与维持整个酶分子的空间构象有关,3,注意: (1)活性中心是一个三维实体。 (2)是有一些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较远的氨基酸侧链基团组成,有的还包含辅酶或辅基的某一部分基团。 (3)在酶分子表面呈裂。</p><p>6、酶学与酶工程 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具有新陈代谢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它们可特定地促成某个反应而它们本身却不参与反应 且具有反应效率高 反应条件温和 反应产物污染小 能耗低和反应易控制等特点 酶工程就是利用酶催化的作用 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 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所需要的产品 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 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 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第一节酶学概述 新陈代谢是生命。</p><p>7、酶工程,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梁彦龙,几点说明,专业选修 成绩:期末 70%;平时30%; 旷课3分/次 事假2分/次 病假1分/次 迟到2分/次 纪律:上课关手机、不许说话,参考书,郭勇酶工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4 罗贵民,曹淑贵,张今.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陈宁.酶工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新兴、前沿学科往往在学科交叉中产生,酶工程,生物技术的四大支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