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门诊制度

门诊会诊制度篇一。门诊会诊制度门诊会诊制度1.凡遇疑难病例。门诊中药房工作制度门诊中药房工作制度门诊中药房负责门诊、住院患者的中成药、中药饮片调配工作。门诊处方管理规定门诊处方管理规定1、门诊处方有效期处方为开具当天有效。2、丢失底方的处理规定患者若遗...门诊日志制度篇一。

门诊制度Tag内容描述:<p>1、门诊会诊制度篇一:门 诊 会 诊 制 度门 诊 会 诊 制 度 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但不属于急诊者,经本科室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检查认为需其他科室会诊的,先由本科室做必要的检查处理,并在门诊诊疗手册上写明拟请会诊的科室及会诊目的。 3.患者病情复杂属于急诊者,被邀的人员必须在 15分钟内到位,对涉及多科会诊,由门诊部统一安排。 4.持有其他医疗单位要求会诊介绍信者,门诊医师接诊后,应认真检查,在转诊单上详细写明诊断意见和治疗建议。 5.对于复诊三次仍不能确诊者,接诊医师必须请上级医师会诊,。</p><p>2、门诊取药制度篇一:门诊中药房工作制度门诊中药房工作制度 门诊中药房负责门诊、住院患者的中成药、中药饮片调配工作,包括审方划价、配方、核对发药与药品管理等工作。 一、中药房人员必须正确掌握计算机操作程序!严禁在计算机上操作与工作无关的程序,经常检查计算机内药名、规格、价格、数量等是否正确,确保处方划价准确无误。 二、配方人员认真审查处方,合格处方方可调配。要严格遵守调配操作规程,中药饮片称量准确。 三、做好药品日常保管与养护。每月检查药品有效期与积压药品,效期 6 个月内的药品登记上墙警示,近效期药品和积。</p><p>3、精选资料 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p><p>4、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 医院由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 科主任协助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 2 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 在门诊办公室领导下进行工作 门诊医护人员要派有一定经验的执业医师 注册护。</p><p>5、门诊处方制度篇一:门诊处方管理规定门诊处方管理规定 1、门诊处方有效期 处方为开具当天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有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 天。 2、丢失底方的处理规定 患者若遗失底方,在补底方时必须持病历。严格按病历中记载的药品种类和剂量补方。原则上谁开谁补,但在当事的医生不在时由该科门诊组长或分诊台负责人安排其它医生补方。只能补与其原来的处方相同的底方,如原来是白方的只能补白方,原来是绿方的只能补绿方等。 3、遗失已交费处方的处理办法 1凡在我院就诊,并于交费后将处方丢失。</p><p>6、门诊日志制度篇一:门 诊 日 志 登 记 制 度门 诊 日 志 登 记 制 度 1、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不得漏登,登记日志数与挂号处方数符合,符合率要达 95%以上。2、登记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住址,疾病名称,初诊和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 3、挂号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晰,不能有缺项,填写大地址,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4、对发热病人,要在门诊日志上标明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史,对于 14 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对诊断(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p><p>7、便民门诊管理制度为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本着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 结合医院实际, 特制定如下便民门诊管理制度。一、便民门诊的设立1.便民门诊归属医务科管理,由医务科统筹安排各临床科室中具有合法执业资质的医师坐诊,并负责便民门诊工作的考核及督查。2.开诊时间:周一至五(工作日):8:0012:00 ,14:30 18:00 。3。</p><p>8、门诊登记制度篇一:门诊记录制度门诊记录制度 一、门诊登记一般项目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等内容应清晰、完整,并与处方记载相一致。 二、门诊登记范围应包括每日工作量,新病例登记、初复诊登记、疾病分类、转诊转院、初步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案,并与处方记载相一致。 三、门诊登记对需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要做出明显标记,并按规定及时上报,疫情上报后,在门诊登记相应处加盖“疫情已报”章。 四、门诊登记对 14 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家庭详细住址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p><p>9、医院门诊医师出诊制度 按照卫生部针对门诊有关要求 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 公开出诊信息 医务人员按时出诊 特殊情况无法出诊应有替代方案并及时告知患者 对照我院实际 特作如下规定 1 严格规范 管理出诊医师制度 奖惩。</p><p>10、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相关制度1.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2.肠道门诊管理制度3肠道门诊消毒制度4腹泻患者就诊流程5.发热门诊工作制度6.发热门诊管理制度7.发热患者报告流程8.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1、常年性腹泻病门诊常年24小时开诊,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开设时间为5月1日至10月31。</p><p>11、1 / 1 门诊医生值班制度 门诊医生值班制度 1医院总值班由院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参加,负责处理非办公时间的医务、行政和临时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 , 签收重要文件,承接未办事项,检查夜间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等。 治危重患者)工作量需要,可在夜间及节假日增设医疗总值班,由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员参加。 3总值班应当掌握全院危重患者情况,对病危患者,要到床前了解病情及治疗、监护情况,协调处理有关会诊、抢救 问题,掌握转院患者的情况,了解转诊原因,根据规定做出决定,做好记。</p><p>12、便民门诊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本着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如下便民门诊管理制度。 一、便民门诊的设立 1. 便民门诊归属医务科管理,由医务科统筹。</p><p>13、中医科门诊制度篇一:中医门诊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中医门诊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门诊部工作人员守则 1、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2、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3、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4、自觉遵纪守法,不得收取病人礼金,模范地执行各项卫生法规。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漏病人隐私和秘密。 6、服从组织,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对工作认真负责,履行岗位职责,。</p><p>14、医院门诊医师出诊制度 按照卫生部针对门诊有关要求 有出诊医师管理措施 公开出诊信息 医务人员按时出诊 特殊情况无法出诊应有替代方案并及时告知患者 对照我院实际 特作如下规定 1 严格规范 管理出诊医师制度 奖惩分。</p><p>15、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1 医院由一名分管院长分工负责 科主任协助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 2 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 在门诊办公室领导下进行工作 门诊医护人员要派有一定经验的执业医师 注册护。</p><p>16、陈良中心卫生院门诊患者随访制度 为了切实搞好优质医疗服务 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对随访患者规范管理 特制定如下规定 1 不定期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随访 2 随访内容包括 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p><p>17、门诊和急诊工作制度 l 对就诊患者要热情接待 科学组织和指导分诊 缩短候诊时间 危重患者及60岁以上老人 要优先安排就诊 2 首诊医师负责制 医师对首次来院就诊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 仔细进行体检和必要的医技检查 作。</p>
【门诊制度】相关DOC文档
门诊会诊制度

      门诊会诊制度

    上传时间: 2018-09-12     大小: 17.17KB     页数: 6

门诊取药制度

      门诊取药制度

    上传时间: 2018-09-11     大小: 19.66KB     页数: 8

门诊制度.doc

      门诊制度.doc

    上传时间: 2019-11-18     大小: 44KB     页数: 10

儿科门诊制度

      儿科门诊制度

    上传时间: 2020-02-16     大小: 28.50KB     页数: 7

门诊处方制度

      门诊处方制度

    上传时间: 2018-09-10     大小: 19.23KB     页数: 9

门诊日志制度

      门诊日志制度

    上传时间: 2018-09-10     大小: 18.14KB     页数: 8

门诊登记制度

      门诊登记制度

    上传时间: 2018-09-11     大小: 33.85KB     页数: 23

门诊出诊制度
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相关制度
门诊医生值班制度
便民门诊制度.doc
中医科门诊制度
门诊出诊制度.doc
儿科门诊制度.doc
门诊随访制度.doc
门诊和急诊制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