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 法宣在线
婚姻一直是社会发展中各方比较关注并且具有一定舆论性的话题。
民法典 法宣在线Tag内容描述:<p>1、19201804,191873191918747119188818901896711896818190011,1804-181519001912principauté de lucques18661946120522121181120522121181。</p><p>2、我国民法典中债权法的体系构造 以侵权行为法的定位与债权法总则的取舍为考察重点 杨代雄 吉林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关键词 侵权行为法 债权法总则 债权法体系 私权 民法典 内容提要 侵权行为法的立法定位与债权法总则的取舍是我国民法典中债权法体系构造的两大难题 侵权责任具有双重属性 既是债 又是权利救济 应当基于第一种属性将其纳入债权法 综合考虑逻辑 审美与实用性等因素 我国民法典中的债权法应分为三编。</p><p>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法德两国民法典异同原因探析作者:周紫晗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03期摘 要: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制定的德国民法典都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民法法典。法国和德国虽同为大陆法系国家,但是两国制定的民法典却有较大差异。本文立足于法国法传统和德国法传统,在法德两国历史中探寻两国民法典差异的原因。关键词。</p><p>4、现行婚姻法不足及民法典立法对策研究 摘要:婚姻一直是社会发展中各方比较关注并且具有一定舆论性的话题,关于婚姻法的修改不同人也会持有不同意见,婚姻法是调整人们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法规,是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行动指南,我国婚姻法从确定至今,修改过两次,但修改之后的婚姻法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将以现行婚姻法为讨论基础,分析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民法典立法对策,希望对完善我国婚姻法有所助益。 关键词:婚姻法不足之处民法典立法对策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实现男女平等和婚姻。</p><p>5、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和中国民法典王家福 郑成思 费宗祎2002年11月26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主办的“中国民法典论坛” 第三场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新校礼堂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法起草小组成员王家福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法起草小组成员郑成思先生,原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副庭长、民法起草小组成员费宗祎教授为发言人,中国政法大学费安玲教授。</p><p>6、中国民法典立法中习惯法应有的位置(上) 以物权法立法为中心 渠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研究员 目 次 一、 问题的提起 二、 习惯法在物权立法中的重要性 (一) 习惯与习惯法法概念考察 (二) 物权法定主义与习惯法法社会考察 (三) 流通法与归属法法理念考察 三、 现有物权法草案中关于习惯法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 现有物权法草案中习惯法的份量 (二) 关于典权的问题 (三)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的问题 (四) 关于让渡担保的问题 四、 新中国的习惯法历史及学界最近对习惯法的相关研究 (一) 新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法与习惯法 (二) 立法的本土资源论。</p><p>7、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 草案建议稿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民法典 侵权行为法编 草案建议稿课题负责人 王利明 撰稿人 王利明 郭明瑞 杨立新 房绍坤 王轶 郭峰 姚辉 周珂 姚欢庆 王成 程啸 尹飞。</p><p>8、中国民法典草案”合同法编分则部分的缺陷及其矫正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 副教授关键词: 合同法编/分则/缺陷内容提要: “中国民法典草案(审议稿) ”合同法编分则的立法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仍然存在着若干明显的不足与较大的完善空间,如不确定概念过多,具有歧义,应予以细致化;许多法律规则不包含法律后果,不具可操作性,应使其完整;典型合同数量太少,应予以增加;部分重要的具体制度。</p><p>9、2000年版台湾民法典债编及施行法 民法债编 法规沿革: 1.中华民国18年11月22日国民政府制定公布全文604条;并自19年5月5日施行 2.中华民国88年4月21日总统令修正公布第159、160、162、164、165、174、177、178。</p><p>10、1994 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994 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994 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p><p>11、论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 薛军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一 引言 研究未来中国民法典债法编的结构设计问题起源于两个考虑 首先 统一合同法的制定事实上已经成为朝着编纂中国民法典而迈出的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 随着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