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名师课堂八年级物理上册[编号:9517215]
名师课堂八年级物理上册
1 1 我们为什么还能看到人 玩具娃娃 小狗 照相机等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因为光照到这些物体表面 然后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所以就看到了它 1 2 二光的反射 1 3 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
名师课堂八年级物理上册Tag内容描述:<p>1、1,1,二密度(2),1,2,密度公式的应用:,1计算物质的密度:m/V,例:有一枚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是何种金属?,计算密度鉴别物质,1,3,2计算物体的体积:V=m/,例:用天平称得一捆细铜丝的质量是445克,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捆细铜丝的体积是多少?,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如。</p><p>2、1 1 生活中的透镜 放大镜 望远镜 显微镜 照相机 眼镜 幻灯机 1 2 二生活中的透镜 1 3 1 照相机 主要构造1 镜头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 胶片 相当于光屏 3 调节控制系统 取景窗 观察所拍景物 光圈环 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p><p>3、1 1 1 2 一质量 1 3 我们的讲台 课桌是由什么构成的 讲台和课桌哪个含有的木材多 铁锤 铁钉呢 1 4 讲台 课桌 铁锤 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 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 铁叫做 物质 由上面的观察得出 讲台 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p><p>4、1 1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公元前3世纪 叙拉古王国的国王有一顶皇冠 重有12磅 约合5 44千克 为什么如此重呢 原来这顶皇冠不是棉织品 也不是丝织品 而是金制品 某一天 国王要求当时的大数学家和大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替他判。</p><p>5、1 1 三探究凸透镜成规律 2 1 3 2020 1 22 1 4 设计 课题 预备 实验 10 5 论证 口诀 练习 拓展 挑战 返回 结束 应用 凸透镜的应用 镜头 凸透镜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的 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p><p>6、1 1 我们为什么还能看到人 玩具娃娃 小狗 照相机等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因为光照到这些物体表面 然后再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所以就看到了它 1 2 二光的反射 1 3 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p><p>7、二熔化和凝固 创设情景 指向目标 物态变化 气态 液态 固态 1 蜡烛熔化为烛滴 春天 冰雪消融 固态 液态 熔化 生活中常见的熔化现象 在炼钢炉里 铁块变成铁水 根据经验 你认为熔化要吸热还是放热 吸热 2 烛滴变成了蜡。</p><p>8、1 1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2 光屏 实验器材 1 3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上 调节蜡烛 透镜 光屏的中心 使它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 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1 4 2020 1 22 提出猜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p><p>9、1 1 1 2 一般的放大镜 放大倍数有限 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 就要使用显微镜 1 显微镜 1 3 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个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载物片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p><p>10、1 1 二密度 1 1 2 实验一 测量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 器材 托盘天平 砝码 体积相同的铜块 铁块 铝块 1 3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88 8 78 9 27 2 体积相同的铜块 铁块 铝块 8 9 7 9 2 7 1 4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p><p>11、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亲爱的同学 你能看懂这幅漫画的含义吗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42 P44的内容 完成 课前预习 上的习题 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 乐音 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p><p>12、1 1 小熊的困惑 1 2 四光的折射 1 3 实验 1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 3 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折射现象 探究点一光的折。</p><p>13、1 1 第四章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2 探究点一光源 1 3 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 自然光源 注意 月亮不是光源 1 4 实验一 光在透明气体 空气 中是如何传播的 实验二 光在透明液体 水 中是如何传播的。</p><p>14、1 物体运动有快有慢 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 龟兔赛跑的故事中 判断乌龟胜利的依据是什么 2 百米短跑中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冠军的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2 运动的快慢 三 3 2 公式 1 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p><p>15、形形色色的乐器 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听小孩和老人的声音 你听出了什么吗 小孩的声音要 尖细 一点 老人的声音要 粗犷 一点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高 有的听起来低呢 思考 1 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将一把钢尺。</p><p>16、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 完成下列预习题 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 2 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3 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4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1km 1000m 103m1dm 0 1m 1。</p><p>17、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指向目标 四升华和凝华 碘的升华和凝华 一 探究 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 酒精灯 火柴 试管 试管夹 固态碘 进行实验 用酒精灯给碘加热 提出问题观察现象 1 实验过程中 给试管里的碘加热 试管中看到什么现象 有无液态的碘出现 2 停止加热 在试管的内壁看到什。</p><p>18、精彩的故事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运动的描述 二 问题1 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 请各举3例 静止的物体 运动的物体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这幅图中的观光电梯里的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呢 一 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问题2 二 参照物 1 参照物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被选做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p><p>19、1 1 1 2 1 3 1 4 1 5 1 6 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 1 7 实验器材 玻璃板 两根相同的蜡烛 纸 刻度尺 火柴 探究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 8 探究活动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 在玻璃板的同一侧 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 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3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p><p>20、1 1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1 2 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 它们的焦距分别为3cm和5cm 哪个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厉害些 据此 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再考察一下透镜的凹凸程度 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凸透镜越凸 折光能力越强 1 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