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
知识目标 (1)知道法治的意义。法治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法治中国建设的历程。建设法治中国。夯筑法治基石。【教学目标】。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夯实法治基石。下列对良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Tag内容描述:<p>1、夯筑法治基石知识目标(1)知道法治的意义,法治的要求。(2)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能力目标通过事实证明,理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治中国建设的历程,增强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的责任感。重点:建设法治中国。难点: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学法:自学、合作探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播放视频法治中国。2教师设置问题:通过短片,你对法治中国是如何认识的?(提示:法治与我们生活密。</p><p>2、夯筑法治基石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p><p>3、夯实法治基石基础过关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对良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A体现每个人的意志和利益B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C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D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就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据此完成24题。2我国之所以如此重视法治建设,是因为法治(B)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p><p>4、凝聚法治共识基础过关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下列新闻能够彰显政府作用的是(A)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开展打击“两抢”犯罪专项行动河北省教育厅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治理住建部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12个城市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执行不能”典型案例A BC D2下图漫画做法体现政府宗旨的是(C) A BC D3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法治政府就是按照________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________上运行。(C)A法治轨道法治原则 B法治精神法治轨道C法治原。</p><p>5、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第32页,第33页,第34页,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第39页,第40页,第41页,第42页,第43页,第44页,第45页,第46页,第47页,第48页,第49页,第50页,第51页,第52页,第53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