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框凝聚法治共识
能力目标。提高对法治政府的理解能力。对厉行法治的运用能力。凝聚法治共识。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A.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了解和认识法治政府的含义、作用以及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2.能力目标。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政府。教学目标。政务专递。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2框凝聚法治共识Tag内容描述:<p>1、凝聚法治共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社会法治责任意识,以守法为荣,违法为耻,热爱祖国,为建设法治国家建言献策。能力目标提高对法治政府的理解能力,对政府部门是否能够依法行政的判断能力,对厉行法治的运用能力,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政府一些机构的基本职能;知道我国法治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政府要具有透明度和公信力;我国的建设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重点难点重点:厉行法治。难点:法治政府。教法学法以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p><p>2、凝聚法治共识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A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B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C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D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使权利2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即在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尽快让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这表明()我国政府应更好地接受监督提高政府管。</p><p>3、凝聚法治共识1、 【学习目标】1. 识记我国政府的作用和宗旨2. 重点掌握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核心,以及怎样做好依法行政3. 理解掌握厉行法治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4.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1.我国政府的作用及其宗旨是什么?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p><p>4、凝聚法治共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社会法治责任意识,以守法为荣,违法为耻,热爱祖国,为建设法治国家建言献策。能力目标:提高对法治政府的理解能力,对政府部门是否能够依法行政的判断能力,对厉行法治的运用能力,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政府一些机构的基本职能;知道我国法治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政府要具有透明度和公信力;我国的建设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重点:厉行法治难点:法治政府教学方法;以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p><p>5、凝聚法治共识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能力目标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政府依法行政。教学难点:厉行法治。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政务专递,免费寄递”。走进东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p><p>6、凝聚法治共识知能演练提升1.“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这一要求()A.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B.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C.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D.体现了政府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2.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立法规定()必将导致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司法成本有助于培育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社会风尚能杜绝“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会乱象的发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A.B.C.D.3.“德润人心,法安。</p><p>7、凝聚法治共识一、单项选择题1.“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一论述在山西广大党员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坚持厉行法治要求()A.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B. 现代社会公民,不违法乱纪C. 青少年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即可D. 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法治政府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做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p><p>8、凝聚法治共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法治政府的含义、作用以及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知道厉行法治的含义、作用和要求。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学生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素养,自觉依法办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教学重点】法治政府【教学难点】厉行法治【教学环节】一、新闻导入【多媒体呈现】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热。</p><p>9、凝聚法治共识一、学习目标1.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2.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3.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二、合作探究1.情景导入:结合教材第50页图片,思考并分享有关问题: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由此归纳政府与公民有什么关系?2.。</p><p>10、在生活中,你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哪个部门?,发现自己买的食品过了保质期 目睹肇事车辆撞死人逃逸 王奶奶发现自己的医保卡不能用 商贩乱摆地摊影响交通 发现某商场起火,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教学目标,1、了解政府机构的基本职能。 2、知道我国法治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政府要具有透明性和公信力。我国的建设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以守法为荣,违法为耻,厉行法治。,自主学习,1、什么是法治政府? 2、我国的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厉行法治要求我们怎样去做?,小调查:,你见过当地的政府机关吗。</p><p>11、政务专递,免费寄递”。走进东城街道综合服务中心,每台电脑显眼处都有温馨提醒,办事市民可享免费“政务专递”便民服务。2018年1月2日起广东省东莞东城政务服务中心推出“政务专递”便民服务,实行办理结果包邮服务,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想一想: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说明了什么道理?,法治政府,探究一,政府的作用及宗旨,(1)政府的作用,政府作用,管理社会,提供社会 公共服务,安全出行,安全出行功能可实现在走夜路、搭夜车情况下的多重安全监控,可以实时了解亲人当前的出行轨迹。如果发生突发情况,还可以发。</p><p>12、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第32页,第33页,第34页,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第39页,第40页,第41页,第42页,第43页,第44页,第45页,第46页,第47页,第48页,第49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