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因而发表了「人类脑电图」证明脑波的存在。第二节 脑电图学的发生原理。1 癫痫的脑电图 2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 3 颅脑。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百万倍并记录。脑电图的基础知识。脑电图的常规和特殊电极。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Tag内容描述:<p>1、第一章 脑电图学的基本概况,第一节 脑电图学的历史,1875年,英国生物学家R,Gaton已展开测量兔子的脑波研究。 1929年,德国精神科医师ans Berger首次发表脑电波图并命名为,该理论成为神经诊断学的基础,因而发表了人类脑电图证明脑波的存在。 我院在1953 年由我科创始人周孝达教授带领下开展了脑电图检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第二节 脑电图学的发生原理,人类的大脑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能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可通过在头皮上安放电极描记到生物电活动称之为脑电图(EEG)。,一、脑波形成的解剖基础,大脑皮质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p><p>2、脑电图的基本知识,一 什么是脑电图? 1 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 (1) 各种频率脑波特点 (2)正常成人脑电图分类 2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 3 小儿正常脑电图特点 4 老年人脑电图特点 二 脑电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 四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 五 我院开展的几种脑电图检查,二 各种疾病的脑电图表现,1 癫痫的脑电图 2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 3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 4 脑血管病的脑电图 5 脑部炎症的脑电图 6 脑变性和代谢性疾病的脑电图 7 精神病的脑电图,一 什么是脑电图?,将脑细胞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p><p>3、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脑电图基础知识,定义,脑电图是借助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神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百万倍并记录,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 将脑电活动的电位作为纵轴,时间作为横轴,把电位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原理,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电活动,因此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和病理变化。 脑电图是目前监测脑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将神经元综合电位变化放大记录显示于屏幕上或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来自于皮层大锥体细胞顶树突的突触后电位。脑电位。</p><p>4、脑电图的基本知识,一 什么是脑电图? 1 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 (1) 各种频率脑波特点 (2)正常成人脑电图分类 2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 3 小儿正常脑电图特点 4 老年人脑电图特点 二 脑电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 四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 五 我院开展的几种脑电图检查,二 各种疾病的脑电图表现,1 癫痫的脑电图 2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 3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 4 脑血管病的脑电图 5 脑部炎症的脑电图 6 脑变性和代谢性疾病的脑电图 7 精神病的脑电图,一 什么是脑电图?,将脑细胞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p><p>5、脑电图的基础知识,脑电图机的基本原理,电极,输入,定标, 导联, 电阻,放大,前置 放大,记录,后极 放大,调节 网络,增益 时间常数 高频滤波,脑电图的常规和特殊电极,1 常规电极: 2 蝶骨电极:蝶骨电极可提高15-30%不 同类型癫痫脑电图阳性检出率。 3鼻咽电极: 4鼓膜电极:主要用于检查颞叶底部病变。有鼓膜穿孔者禁用。 5其它电极:卵圆孔电极。,电极的放置,导联,单导 将探测电极与参考电极相连 双极导联 电极直接相连,脑电图的基本要素,频率和波幅(单位时间内出现的周期数),按频率分类脑波,:8-13HZ :14-17HZ(中间快波) 18-34HZ( 波)。</p><p>6、小儿脑电图简介 1 脑电图定义 脑电图是从颅外头皮或颅内记录到的局部神经元电活动的总和 即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及其顶树突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2 脑电图在儿科的适应症 鉴别儿童各种发作性症状的性质 特别是癫痫与癫痫综合。</p><p>7、脑电图的基本知识,一 什么是脑电图? 1 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 (1) 各种频率脑波特点 (2)正常成人脑电图分类 2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 3 小儿正常脑电图特点 4 老年人脑电图特点 二 脑电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 四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 五 我院开展的几种脑电图检查,二 各种疾病的脑电图表现,1 癫痫的脑电图 2 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 3 颅脑外伤的脑电图 4 脑血管病的脑电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