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目标
2010年4月26日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成本会计制度的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内部控制鉴证目标。【摘 要】 内部控制鉴证目标是一个体系。内部控制鉴证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审核。风险与内部控制 - 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目标。风险与内部 (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Tag内容描述:<p>1、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财会2008年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至此基本上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包括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两个层次,其中配套指引又有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三种类型。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p><p>2、成本会计制度的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内部控制目标关键的内部控制常用的控制测试常用的交易实质性程序生产业务是根据管理层一般或特定的授权进行的(发生)对以下三个关键点应履行恰当手续,经过特别审批或一般审批:(1)生产指令的授权批准;(2)领料单的授权批准;(3)工薪的授权批准检查在凭证中是否包括这三个关键点恰当审批 检查生产指令、领料单、工薪等是否经过授权记录的成本为实际发生的而非虚构的(发生)成本的校算是以经过审核的生产通知单、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薪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为依据。</p><p>3、内部控制鉴证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摘 要】 内部控制鉴证目标是一个体系,从相关主体来说,包括利益相关者和鉴证者,前者的目标是终极目标,后者的目标是直接目标。从业务类型来说,内部控制鉴证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控制审核,这三类鉴证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鉴证者,从而有不同的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关于内部控制评价,从利益相关者来说,终极目标是抑制制度缺陷;从评价者来说,直接目标是通过评价产品来满足利益相关者抑制制度缺陷的需求。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或审核,从利益相关者来说,终极目标是抑制制度缺陷;。</p><p>4、企业目标, 风险与内部控制 - 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目标,企业目标, 风险与内部 (通过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目标),提纲: 什么是风险管理 投资者的要求 企业目标, 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控制结构框架 风险管理实施 (案例分析),什么是风险管理?,PwC,什么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 发现和了解组织中风险的各个方面, 并且付诸明智的行动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 减少失败的可能并降低不确定的经营结果 的整个过程”,管理层对风险的看法的转变,低层次/经营层次。风险监控是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 风险是一个需要控制的负面因素。 风险管理在企业各部分个。</p><p>5、附件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征求意见稿)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资金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引导企业加强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p>